特朗普首批关税函为何发给日韩等国 盟友反应谨慎而坚定!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向多个盟友国家发出关税威胁函,警告若这些国家不提高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关税制裁。这一表态迅速引发日本、韩国等亚洲盟国的官方回应,各方在维护美关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单边贸易措施的立场。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7月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日美同盟关系坚如磐石,但任何贸易措施都应遵循WTO规则。日本已通过外交渠道与美国沟通,理解美国农业从业者的关切,并明确表示日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已达到国际高标准。次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补充说明,指出日本近期已增加对美国玉米和小麦的采购量,2024年进口额同比增长12%。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7月8日发布声明,强调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双边贸易的法定基础,并指出协定中已包含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详细条款。韩国目前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五大进口国,2024年进口额达89亿美元,较特朗普执政末期增长34%。韩国国际贸易协会会长透露,韩国企业正在紧急评估美国主要农业州的供应链依赖度,若实施新关税,不排除调整采购策略的可能。
分析人士注意到,此次特朗普关税函的时机选择颇具深意。正值美国大选关键阶段,农业州选票成为争夺重点。爱荷华州农业局数据显示,该州农产品出口在2023年下降7%,直接导致2.3万个相关工作岗位消失。特朗普团队显然希望借助贸易议题激活传统票仓。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2024年已造成1.2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种政策可能适得其反。
东南亚国家虽未收到正式信函,但反应同样迅速。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提前发布预警,表示正与东盟成员国商讨联合应对方案。越南工贸部则引用CPTPP协定条款,强调任何关税调整需经多边协商。各国对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表现出警惕。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对盟友发动贸易攻势。2018年其任内曾对韩国洗衣机征收20%关税,导致三星电子当年利润缩水15亿美元。但此次各国回应更加成熟:日本财务省提前储备了2000亿日元市场调节基金;韩国宣布加速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农产品自贸谈判;台湾地区农委会甚至提前三个月启动了美国大豆替代品采购计划。这种备胎战略反映出全球供应链正在向风险分散化方向演进。据悉特朗普信件中隐含对各国数字服务税的警告,触及美日韩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核心利益。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中村雄介指出,农产品关税只是表象,实质是测试盟友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服从度。目前日本已立法要求亚马逊等平台公开算法逻辑,韩国则对苹果应用商店支付系统开出3亿美元罚单,这些举措都可能成为新的摩擦点。
面对复杂局势,各国企业界反应各异。日本丰田宣布维持在美国肯塔基州的投资计划,但推迟了新能源工厂的选址决策。韩国三星则被曝出正与得克萨斯州政府重新谈判建厂补贴条款。这些微观动态显示,跨国公司正在政治与经济的天平上寻找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