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如果你在树林、公园或河堤附近看到一群神秘人,他们打开手机电筒,手持塑料袋,在树上仔细寻找着什么,那很可能是在抓“知了猴”。在深圳,不少网友深夜出动抓“知了猴”,有人在深圳湾公园看到过,也有人在羊台山公园抓到过,并分享了详细的抓“知了猴”攻略。
据称,“知了猴”不仅风味独特,还富含蛋白质,但近年来越来越难找,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保持新鲜,在山东和安徽等地,许多摊贩会在村头路边摆摊,将抓到的“知了猴”迅速转手给外地客商。不过,许多人对这种美味抱有天然的排斥感,不敢尝试,有的则是在朋友的怂恿下浅尝辄止。
在网上搜索“知了猴”,可以看到它还有其他名称,如白蝉金蝉、结了龟等,甚至被称为“唐僧肉”。主要发货地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今年新货的价格大约是1-1.5元一只。一些较大的店铺已有2万以上的销量,多为回头客;小店铺也出现了“周销量上涨四倍”的情况。
特别是以下人群应避免食用: - 过敏体质者:知了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容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 肾病患者:知了的蛋白质含量高,会增加肾脏负担。 - 痛风患者:知了嘌呤含量高,痛风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 肝病患者:部分知了含有少量有毒物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出现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