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南方人物周刊》发布了关于前国脚、青训从业者孙继海的专题报道。在采访中,孙继海对中国足球表达了看法。他认为中国足球现状不尽如人意,但他坚信中国不可能没有足球这项运动。他强调中国足球应该向前看,重视青训工作,培养更多像王钰栋这样的优秀球员。如果能有更多懂得足球规律、具备专业知识且注重细节的球员组成球队,未来就不会再总结失败教训,而是分享胜利经验。
谈及嗨球项目的投入与发展,孙继海表示起初自己也有些犹豫,如果没有公司支持,个人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也不敢持续投资青训。现在项目不仅得到了直接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社会层面的支持,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使得这个项目得以持续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青训模式。
对于嗨球与学球少年之间的纠纷,孙继海认为没有什么不能公开讨论的事情。不过过多讨论对孩子不利,他更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论是国内还是英超赛场,他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位置。因此,不需要向他人过多解释什么。
回忆起执教国奥男足的经历时,孙继海将其比喻为制作陶瓷水杯,一旦成型便难以大幅度改变。尽管当时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更适合从事青训工作,从孩子抓起,培养出优秀的职业球员。对他而言,比起一线队或国家队教练带来的名声和收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青训体系更为重要。
孙继海还提到对细节的关注。平时他会去训练基地观察,并且在担任教练角色时严格要求自己,比如换隐形眼镜、着装整齐以及不带手机等。他相信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际上非常重要,虽然有人质疑这种做法过于苛刻,但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