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给中东带来了和平的希望。然而,停火协议签署后不久,以色列再次对伊朗实施大规模空袭,重点轰炸了德黑兰地区。特朗普对此表示不满,但无法阻止内塔尼亚胡的行动。尽管如此,伊朗、以色列和美国都宣布自己赢得了这场冲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也认为这是多赢的局面。
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以色列突然猛烈轰炸表明停火协议非常脆弱。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未得到缓解,美国在处理中东事务时的偏袒也没有改变。停火只是各方权宜之计,未来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布战争结束,并呼吁各机构投入重建工作。然而,也门胡塞武装却高调宣布不会停火,将继续对以色列进行进攻。胡塞武装认为,美国和以色列接受停火是因为伊朗导弹的打击让他们感到疼痛,而非真正爱好和平。胡塞武装拥有大量导弹和无人机,能够在与以色列的消耗战中占据成本优势。
胡塞武装采用“牛皮糖”战术,通过高科技袭扰让以色列疲于奔命。他们的持续打击虽然单次袭击难以致命,但累积效应正在逐步瓦解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和社会韧性。胡塞武装还使用了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以色列机场造成严重损失。这种战术不仅在经济上给以色列制造麻烦,还导致南部地区居民迁居、旅游业下滑和高科技人才外流。
美以的战略困境日益明显。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干预,再到也门冲突和加沙行动,美国和以色列依赖武力解决地缘政治问题的路径已经走不通。美以联盟的战略透支接近临界点,两国内部危机空前。美国深陷乌克兰和中东危机,战略资源捉襟见肘;以色列则面临三线作战的压力。胡塞武装通过导弹技术扩散、经济战和心理战组合拳,成功将一个地区大国拖入消耗战泥潭。这种模式可能被其他反美反以力量复制,形成对西方主导秩序的分布式挑战。
历史转折点要求美以进行深刻的战略反思。继续沿用“武力优先”的老路只会加速自身影响力的衰退和国际孤立。美国和以色列需要放弃武力思路,转而寻求和平共赢的方式与世界相处。中东人民不再接受强权主导的秩序,反抗形式各异但追求尊严与正义的目标一致。如果美以继续无视这一现实,执迷于军事手段,终将发现自己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