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公厕男女标识乱象 设计需兼顾实用与创意!公共场所卫生间标识设计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地方的卫生间标识过于抽象,缺乏文字提示,导致人们在使用前需要费力猜测,甚至有人因此误入,造成不便。近年来,部分商家和设计师将卫生间标识作为展示创意的平台,追求所谓的“设计感”,但这种风格化、个性化的标识往往脱离了大众的实际需求,让人难以理解。
公共卫生间标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引导指示服务,其首要任务是确保标识的通识性。好的标识应该能够让使用者快速理解其意图。图形符号原本是为了突破文字限制,方便各类人群理解,但过度设计反而增加了认知难度,实际上是在设置信息障碍。现行国家标准GB/T 1000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建议男性专用设施的图形符号为裤装,女性为裙装,这是最常见且易辨认的标识。尽管这些标准只是推荐而非强制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创意设计与实用性的平衡。
让公共卫生间标识既实用又具有创意并不难。设计时应忠于人们普遍的认知和现行标准,适度创新,这不仅不会破坏设计风格,反而能坚守其实用价值。例如,江苏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采用动物手绘牌标识,清晰标注文字的同时还科普了动物性别特征;陕西考古博物馆从文物中汲取灵感,展示唐代男女流行着装,不仅便于识别,还增添了文化特色。
公共卫生间标识虽看似小事,却反映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社会的人文关怀。有关部门应及时回应民众诉求,地方标准应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确保指引清晰。同时,也要避免矫枉过正或千篇一律,为创意留出空间。无论标识如何变化,实用价值始终应放在首位。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质量,往往就在这些民生细节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