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电商平台涌现出大量“无菌蛋”产品,商家宣称这类鸡蛋“安全无菌,食用更放心”。但所谓“无菌蛋”真的能做到完全无菌吗?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表示,对于鸡蛋来讲很难做到完全无菌。“无菌蛋”这个名字对消费者容易造成误导,认为蛋特别干净、特别安全。实际上它里面还是含有其他微生物的,并不像罐头一样绝对无菌。
市场上所谓的“无菌蛋”,实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鸡蛋。其核心特点是不含沙门氏菌,可以生食,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追求高品质鸡蛋的心理,纷纷打出“无菌蛋”的旗号。朱大洲解释说,“无菌蛋”实际上指的是里面不含沙门氏菌,不用经过熟化处理就可以直接生吃的鸡蛋,比较科学的说法应该叫可生食鸡蛋。
可生食鸡蛋的标准之一是内外都检不出沙门氏菌。目前关于可生食鸡蛋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一些协会、学会发布了相应的团体标准,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都有严格要求。对于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要求不得检出。因此,对于致病菌来说,可生食鸡蛋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商家们卖力宣传着各种“无菌蛋”产品,称其比普通鸡蛋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有的商家告诉消费者“无菌蛋的蛋壳很干净,没有鸡屎,就代表没有大肠杆菌”。有的商家标榜自家品牌的每颗无菌蛋都能达到国际双重认证。还有的商家以价格为卖点,宣称在超市要卖到两三块钱一枚,甚至更贵的无菌蛋,在直播间购买“9块9,到手10个还包邮”。
记者探访了国内一家知名品牌的无菌蛋工厂,了解到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很多,鸡蛋中的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母鸡携带、环境污染和饲养方式。记者在四川一家可生食鸡蛋孵化车间看到,每一枚种蛋都要经过多轮沙门氏菌检测和净化,才能进入孵化环节。孵化出的鸡苗还需经过两道严格体检,最终送入无沙门氏菌的专用鸡舍饲养。封闭、恒温、舒适的养殖环境避免了外源带入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同时,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鸡蛋的安全性和风味,每一批购入的饲料都需在实验室进行深度检测。工作人员还要对每天生产出的鸡蛋进行抽检,将鸡蛋打碎后再进行安全检测,把好最后一道关。
要想真正做到鸡蛋不含沙门氏菌,需要经过复杂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专家表示,如果是做熟了吃,那普通鸡蛋完全没问题,但如果需要生食,最好还是选择“无菌蛋”。然而,超市卖几块钱一个,直播间只要几毛钱,价格差距如此之大,这“无菌蛋”到底应该怎么选呢?
在四川某超市,记者看到当地一家企业生产的可生食鸡蛋标价是两块六毛五一枚,而线上平台却卖九毛钱一枚。业内人士透露,生产一枚可生食鸡蛋光成本就要在一块四毛钱至一块八毛钱之间。可生食鸡蛋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品类鸡蛋,目前只有生食鸡蛋团体标准,缺乏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强制标准。一些商家借此钻空子,发明各种名词,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名不副实的“可生食鸡蛋”。朱大洲建议,购买可生食鸡蛋时应关注产品标签,看它执行的是哪个标准,可以选择品牌影响力较大、信任度高的企业的产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禽蛋产量为3588万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蛋品质量也达到国际水平,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面对商家的宣传,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科学认识各类鸡蛋产品,理性选择,按需购买,不盲目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