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起死亡病例。一名老人在家处理青蟹时,不慎被其腿刺伤左手,经过9天抢救后不幸离世。
老人的左手被青蟹刺伤后,起初以为只是小伤,贴上创可贴了事。之后,手部伤口有些肿胀,但老人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刺伤23小时后,老人的左手臂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并伴有头晕乏力症状,被家人送往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急诊验血显示肌酐179.30μmol,医生诊断为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立即将患者收住重症医学科治疗。
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老人呼吸费力,胸闷,左上肢疼痛明显,评估疼痛NRS评分为3分。医生使用敏感双联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入科1小时后,老人的上肢伤情进展迅猛,出现了坏死性筋膜炎。手外科紧急进行“筋膜皮瓣移植术+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但局部清创效果不佳,老人的左上肢继续恶化并出现肾衰表现。医生决定为其行左上肢截肢术,术后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尽管全力抢救,老人还是在9天后不幸去世。
青蟹在当地被称为蝤蛑,栖息于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海,是当地老百姓喜爱的美食。乐清市人民医院提醒,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海产品中,常见于富含蛋白质的牡蛎、毛蚶、贻贝等,对虾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较高,海鱼中该菌的污染水平较低,在淡水鱼虾中较少见。创伤弧菌感染后最常见的两种表现是伤口感染和脓毒血症,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感染的死亡率将趋近100%。
医生建议,在处理海鲜时一定要佩戴防护手套。若不小心受伤,一定要彻底消毒,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创伤弧菌具有嗜盐性,切勿使用生理盐水或将盐撒到伤口上,以免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