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税函”撕裂美日韩盟友表象 经贸博弈加剧!在全球经贸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针对主要贸易伙伴展开的新一轮关税攻势引发广泛关注。美国政府正式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盟友发出关税通知信函,明确威胁若谈判未达预期,将对日输美商品施加30%至35%的高额关税。这种高压策略不仅冲击着传统盟友体系,更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关税战中,特朗普政府选择将日本作为主要施压对象,源于其对于东亚地缘经济格局的精准算计。根据谈判细节,美方希望藉由迫使东京让步来建立对华贸易谈判的示范效应,同时通过挤压关键盟友获取即时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要求日本扩大农业市场开放,以及配合美国对关键技术出口的限制政策。
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日本展现出近年罕见的外交硬度。防卫大臣石破茂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作为美国最大海外投资者,累计投资金额达3800亿美元,直接创造85万个本土就业岗位,这些事实数据为日方立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华盛顿谈判中,尽管美方派出了由贸易代表和国家安全顾问组成的豪华阵容,日方谈判团队仍坚持拒绝接受违背国家利益的条款。这使得原本被视为最易攻破的日本,反而成为本轮关税战中最大的谈判障碍。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国际场合发言时指出,当美国已无法维持战后建立的多边秩序时,地区国家需要建立更均衡的外交关系。这种战略思考在日本商界获得实质响应,中日贸易额同比增长12%,在半导体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敏感领域的合作项目增加37%,显示出现实利益驱动下的区域经济整合趋势。
然而,美日间的较量远未到终局。美国正通过多种渠道对日本施加复合压力,除关税工具外,还包括要求增加驻日美军经费分担比例至当前三倍,以及限制日本企业参与第三国基建竞标等手段。这些措施暴露出美国同盟体系中的成本转嫁机制——当华盛顿将安全承诺与经贸利益捆绑兜售时,盟友实质上沦为维持霸权体系的提款机。
东京的应对策略呈现矛盾性特征。一方面加速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力求完成涵盖GDP总量21万亿美元的区域贸易协定;另一方面仍与美国保持着价值720亿美元的稀土合作项目,试图构建替代中国供应链的备用方案。这种两面性折射出中等强国在霸权博弈中的生存困境,也预示着全球产业链重塑过程的长期性。
当前局势揭示出国际经贸秩序的本质变迁。当美国频繁将关税武器化,不仅削弱了自身主导建立的规则体系,更刺激其他国家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欧盟与东盟近期达成的数字贸易协定,金砖国家扩员后形成的能源交易网络,都在印证多极化的现实发展。日本在这场关税战中的立场变化,或将作为重要观察指标,揭示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究竟还能维持多大程度的影响力。这场关税博弈不仅关乎美日两国的利益分配,更将检验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规则的演进方向。日本在谈判桌上展现的抵抗姿态,或许正是全球经贸体系走向质变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