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媒《中时电子报》发布文章指出,近年来解放军围绕“速决、低耗、体系崩溃”的作战设想,进行了大量兵棋推演,多个公开或半公开的资料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即大陆对台作战的战略不再侧重传统的装甲登陆或漫长的制空夺岛战斗,而是采取一种更为精准的“上兵伐谋”式体系破击战。
01. 解放军武统时机在“台风来临前”?
台媒引用大陆某杂志的观点称,解放军实施武力统一台湾的最佳时机是“台风来临前”,通过精准打击岛内30至40个关键节点,便能最大程度确保武统行动的顺利展开。台媒分析认为,大陆的“体系破击战”核心在于精准打击这些关键节点,迅速造成岛内基础设施和社会体系的全面崩溃。台湾地区严重依赖外部能源,尤其是主要人口聚集的西部,基础设施高度密集,这种结构在战争状态下很容易成为致命的弱点。因此,解放军通过精准的节点打击,可以像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达到重创整个社会体系的效果。
台媒进一步分析,武统台湾的最佳时机是每年7至9月的台风季节,尤其是“台风登陆前的上班日下午”。在这个时段,台湾的天气系统通常不稳定,交通、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承受巨大压力。台风预警发布后,岛内社会便已进入紧张的临战状态,但并未发生实际灾情。此时,由于信息和情报的干扰,岛内社会在台风来袭时处于高度紧张,解放军若在此时实施精准打击,将极大地增加台湾方面对局势的判断难度。敌方将无法迅速分辨出是台风还是解放军的攻击行动,从而延迟决策,增加反制难度。
如果解放军能够在这一关键时刻对台湾的30-40个重要基础设施进行精准打击,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电力系统。单是对台北地区的三座大型电厂实施精确打击,就足以导致台北暂时断电,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这些关键目标包括台湾的电力设施、液化天然气储存和运输设施、通信枢纽、交通枢纽等。通过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解放军可以迅速破坏岛内秩序,进而为武力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选择“上班日下午”作为攻击时机,具有明显的军事战略意义。这个时间段,台湾大部分民众正在工作岗位上,交通网络密集且高度活跃。一旦出现电力中断、通信瘫痪和交通堵塞,岛内将立即陷入混乱。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其他交通枢纽,都将被严重阻塞。这样一来,岛内的武装力量难以迅速集结和调动,阻碍了反击的能力。台媒认为,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打击方式,从大陆战略角度来看,是理想的选择。既避免了传统大规模战争可能带来的高额人员伤亡,又能迅速达到军事效果,同时产生巨大的政治和心理震撼。
02. “武统”绝非小打小闹
然而,台媒的分析似乎未能完全考虑到实际情况。如果爆发武统,解放军的战略绝不会是小规模的战术打击或仅仅通过精确打击摧毁岛内几个重要节点。相反,解放军的战略将是一场涵盖海、陆、空、天全方位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是新世纪以来对台湾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解放军的大规模两栖登陆部队、空降兵和空突旅部队将联合发起“闪电战”,以解放军在海空优势的支持下,全面消灭岛内“台独”武装势力,完成祖国统一的战略目标。对台的打击计划,除了摧毁台湾的关键节点外,还将涉及解放军的全面作战部署,确保一举瓦解台湾的防卫力量。
这一行动决非台媒所说的所谓“小打小闹”,仅仅摧毁几个目标。解放军将实施一种更为庞大的战略计划,目标明确,一旦岛内突破红线,解放军必定会采取“一锤定音”的全局性战略行动,绝不给“台独”势力任何喘息的机会。
文章中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