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地老虎篇
地老虎
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类害虫,以幼虫危害,俗称土蚕、切根虫。根据实际生产看,以小地老虎危害最重,其次是黄地老虎、大地老虎,此外还有一百多种地老虎,农业生产上发生危害较大且有记载的大概二十余种。
一、危害特点
地老虎幼虫3龄前寄生在植株在地表上面的部分,吃蔬菜、一些杂草的顶芽和嫩芽嫩尖,如果被地老虎侵食过的叶片一般可以看出来是半透明有白斑和很多小孔。这种3龄前的地老虎寄生虫白天是不会被发现的,都躲在地表2厘米到6厘米深的土里,晚上再出来吃庄家。一般都是咬断嫩枝叶拖到附近它们潜伏的土地里,如果农民们想要在这个时期处理掉它们,就要早上早早的去田地里检查,就会发现它们。它们给球状的卷心菜跟白菜造成的伤害最大,咬到蔬菜的中心内吃庄家,对农民的收成有着严重的影响,直接对农民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3~4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温度和湿度对其影响很大,生活最适宜的气温为 14 ~ 26℃,相对湿度为80%~ 90%,春季,当温度超过15℃,成虫开始活动,进行交配产卵,将卵产在幼苗上。
凡地势低湿,雨量充沛的地方,发生较多;头年秋雨多、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活动。沙壤土,易透水、排水迅速,适于小地老虎繁殖,而重黏土和沙土则发生较轻。
三、综合管理
1、农业防治
一方面对田间及田边地头的杂草等进行彻底清除,通过隔断雌地老虎产卵环境和幼虫寄生食源的方式,控制田间地老虎的虫卵繁殖数量;另一方面及时对受后的田地土壤进行25-30公分的深翻暴晒,能够杀死绝大数藏在土壤中的地老虎幼虫和虫蛹;再一方面对于地老虎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水旱轮茬种植或者结合作物苗期浇水或者秋耕冬灌的方式,都能破坏地老虎越冬场所,也起到非常好的防杀效果。
2、物理防治
根据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可以采取用老菜叶、莴苣叶等切碎后制成毒饵,在傍晚撒于田间进行诱杀。利用地老虎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按糖3份、醋4份、酒1份、水2份,再加1份菊酯类等杀虫剂调匀配成糖醋液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推荐使用【喹硫磷】均匀喷雾。
或者使用【喹硫磷】拌种,堆闷3~4小时,待种子八成干时播种即可防治。
【联优·喹硫磷】
1、本产品为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
2、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3、安全性高,极易分解。
4、杀虫谱广:蚜虫、蚧壳虫粉虱等,对地下害虫效果也很好。
【声明】
本文图片收藏自网络,曾尝试联系作者未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公众号,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了解更多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