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强是一位95后手工达人,今年28岁,来自江西赣州。他从小就喜欢发明创造,从科幻飞行器到歼-20模型,都被他亲手制作出来,并成功飞向蓝天。
刘祥强的老家在南康区龙华镇的一栋民房里,现在也是他的专职航模工作室。楼下是裁切和生产车间,楼上是设计和测试区域。这段时间,他和团队一直在对新研制的地效飞行器进行优化升级。地效飞行器利用气流冲击地面或水面形成地面效应原理设计,当飞行器接近地面或水面时,升力增大阻力减小。他们目前所研制的地效飞行器仿照苏联的“里海怪物”,经过100多天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不断改进和优化后,最终纯手工制作出一款样机,首飞最高时速达到53公里。
刘祥强和他的团队喜欢开脑洞,将海里的航母、骑的自行车送上蓝天,甚至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水滴飞行器和科幻电影中的星穹列车也能一点一点制作出来。凭着对航模飞行器的热爱,刘祥强带着团队累计制作了近600架不同类型的飞行器。2022年,他们利用泡沫KT板、保温板等材料,通过CNC数控雕刻机、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将设计好的图纸变成实物,再经过手工打磨、组装,终于将模型变成实物。
刘祥强从小就对飞行器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喜欢自己动手组装玩具。上初中时,他在大学校园里偶然看到一支航模队在操场上做飞行测试,从此便有了一个梦想。从那时起,刘祥强一有空就自学理论知识,研究飞行器原理,慢慢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简易航模。毕业后,他先后与朋友创立植保无人机公司和航空测绘公司,但最终发现内心的热爱还是航模制作,于是回到老家成立工作室,成为专职的航模创作者。
追逐飞行梦想从来不是一片坦途,飞行器试飞过程中经常出现炸机、解体、坠机、水淹等意外情况。面对失败的挫折,刘祥强常说“问题不大”,他会拉着团队复盘,一步步分析原因,一次次吸取教训,不断优化设计,变每一次失败为下一次攀登的垫脚石。
在家人的支持下,刘祥强的工作室逐渐壮大,团队成员扩充到了8人。如今,他们希望通过公益科普等活动,让“飞天梦”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断“整活”的执行力,刘祥强的全网粉丝超过百万。他和团队在网上公开设计图纸,用视频记录下设计测试飞行器的全过程。除了线上分享,刘祥强还经常应学校邀请,带团队进校园,义务开展科普教学,向中小学介绍基础航空知识,现场展示航模飞行表演。精彩的表演让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呼赞叹。
从500元起步的航模少年到百万粉丝的“手搓飞行器”达人,刘祥强的故事展示了梦想的力量。他用泡沫板等材料“造”出飞机模型,让航母“飞”上蓝天。每次试飞坠毁后,他嘴里的“问题不大”都是对“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最好诠释。更可贵的是,他转身成为当年那个“大学哥哥”,在孩子们心里播撒航空梦的种子。这种从追梦者到播种者的蜕变,正是梦想最美的传承。当少年们的眼睛被飞行航模点亮,当坠机的残骸化作经验,当操场上响起新一代的惊叹,希望这片蓝天终将托起更多中国少年的航天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