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回应苍山下"小菌子"被薅秃 生态遭破坏引关注。近期,云南大理苍山的“摘菌子体验”商业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对当地生态造成负面影响。有大理网友和菌类科普博主反映,未经审批备案进入自然保护区采菌的行为是违规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巡查,发现违规行为会进行制止。
社交平台上关于大理捡菌子的帖子很多。据咨询多个大理采菌团队的领队,价格从98元到300多元不等,服务包括带队上山、野生菌科普、基础装备和保险,部分团队还提供车接车送及午餐服务。一位当地领队表示,采摘时间为2-3小时,苍山上有几十种野生菌,摘到的都可以带走。
6月初,两名在苍山桃溪峡谷采摘野生菌的游客下山时迷失方向被困,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搜寻才被救出。有人发帖称,一些游客为了拍“爆筐”照片采了不能吃的菌子,导致许多菌子被随意丢弃在路边,影响其繁殖。
“山猫”指出,很多游客采菌只是为了拍照,不管大小、有毒没毒都采,如红菇、豹斑鹅膏、印度黄汁乳菇之类不能吃的菌子也在采。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菌子的繁殖,希望游客不要追求所谓的“爆筐”效果。
“鹿先生”之前在深圳工作,后来辞职来到大理从事户外经营活动。他说,他们是大理最早做采菌体验的团队之一,3年前整个大理不超过5家,但现在有数百家。苍山采野生菌活动的火爆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云南被誉为“野生菌王国”,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就有900余种。中国菌类协会会员张先生表示,人类灭绝式的采集会将很多生物逼进绝境。即使采摘方法得当,但菌丝寿命有限,部分叶、草腐菌越冬都难,需要出菇繁殖才能稳定维持种群,且孢子繁殖成功率并不高。现在这些游客的采集强度肯定会影响繁殖。
2024年9月,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理市苍山分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通告,规定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禁止任何人进入,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服从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机构的管理。未经允许、审批、报备,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都属于违规行为。
“山猫”建议游客采取观察式采摘,避免挖掘式开采,不要采不认识或不能吃的菌子,拍照后如果选择丢弃,请分散丢弃在树林下,使用竹篮或背篓等透风的盛放工具,不推荐食用任何野生菌,如感到身体不适请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