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近日自掏腰包请客两桌,共消费1100元,并强调“我们要带头消费、带领消费”。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高洪波的这一行为与很多人印象中的地方“一把手”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当前整治违规吃喝的行动中,一些地方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导致寒蝉效应。而高洪波在这种背景下主动下馆子请客,实际上是在纠正这种执行中的扭曲现象,并重申了一个常识:公职人员自费带头消费与杜绝违规吃喝并不冲突。
此次请客的对象包括人大代表、劳模、教师和创业者等,涵盖了当地多种产业。高洪波表示,通过请大家吃饭,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荣昌的营商环境和烟火味。这样的带头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为公共利益考虑的举措,既活跃了消费市场,又展示了地方形象,还明确了正常消费与违规吃喝的界限。
这不是高洪波第一次因“带头消费”引起关注。在今年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就曾公开号召公职人员“买新衣、下馆子,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并引发热议。
提振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公职人员“带头”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有待讨论。但主动提及公职人员与消费的话题,并身体力行,有助于消除误解。公职人员也有正常的消费需求,合理消费不仅符合纪律规则,也应为社会所接受。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对公职人员的消费往往戴着“有色眼镜”,这既与一些刻板印象有关,也受到公职人员自身微妙心理的影响。公职人员的消费常常被刻意隐藏,成为一个敏感话题,进一步加剧了某些刻板印象,模糊了正常消费与违规消费的边界。
这次事件表明,社会对公职人员正常消费的包容度其实很高,只要真实、合理,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展示。当更多的公职人员敢于展示自己的正常消费行为时,那些怕曝光的违规消费和吃喝的空间将会变得更小,并被更精准识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幕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公职人员明白,正常的消费行为是可以被社会看见的,即使是具有一定级别的领导,也不必在真实的自我展示上有过多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