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朗普政府就中美贸易问题向中方发起猛烈抨击,并且扬言要采取各种手段来对付中国,这实际上已经体现在近期的行动中。特朗普不仅宣布加强对所有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查和社交媒体审查,甚至威胁要吊销27万正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签证。此外,他还暂停对华出售商用飞机发动机及部分零部件,并要求几家大型EDA软件公司暂停对中国客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些措施显示出在关税战已经基本烂尾之后,特朗普开始使用非关税壁垒打击中国。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从关税战场转移到了非关税战场。在非关税战场上,特朗普几乎动用了他手边可以够得着的所有手段,包括外交、安全和台湾问题,来逼迫中国妥协。
对于美方指责中方违反所谓协议条款,尤其是没有按照协议取消非关税壁垒一事,主要指的是中方对部分稀土材料出口的限制。然而,事实是,在前一段时间中美达成关税战暂时休战90天的协议后,中方并没有出台任何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反而恢复了部分稀土材料的出口,只是数量还不能满足美方的需求。同时,中方加大了对稀土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采用“大数据 + 实地核查”的新型监管模式,建立了稀土产品全流程追溯系统,以防止稀土材料流向受控国家。
这种依法行政举措却打到了美国的痛处。据报道,美国的军工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F-35战斗机因缺乏钕铁硼等永磁材料面临停产,AI芯片也因缺乏必要的稀土材料而生产难以为继。甚至连福特在内的美国汽车制造业,都因为来自中国的稀土磁铁断供而被迫暂停生产。这表明美国在稀土出口方面依赖中国,中国控制稀土出口相当于掐住了美国的七寸。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国多次向美方提出担忧,对其在半导体行业滥用出口管制措施表示关切。这一表态揭示了几个关键点:一是中方之所以没有进一步放开稀土管控,是因为美国仍在对华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二是中方明确表示,如果美方想要稀土,就必须放宽对华高端芯片禁运。这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不仅从关税战场转移到了非关税壁垒战场,而且演变成了稀土与芯片之间的终极对决。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用稀土出口管控来对抗美国的芯片封锁,是一种被动防守和策略性行为。中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中美经贸与科技交往回到正常状态,而不是彻底断供稀土。同时,中国也在加大芯片研发投资,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解决这一科技难题。如果中美双方在2030年前仍不能找到妥协方案,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甚至出现高科技与稀土供应链上的“脱钩”现象,这对世界经济不利。因此,迫切需要中美双方拿出诚意和智慧,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并从根本上解决相互对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