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佛山叠滘水乡的东胜赛区“S弯道”上,20支龙船队展开激烈角逐。在这场被誉为“水上F1”的漂移大战中,漖边龙船队的女扒手周黎新成为全场焦点。作为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历史上首位女性扒手,今年是她第三年征战赛场。凭借精湛的控船技术和无畏的拼搏精神,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铿锵誓言。
叠滘龙船漂移以险著称,S型、C型、L型等狭窄河道设计要求扒手在高速行驶中精准控制船身转向,稍有不慎便会“煲船”。作为龙船的“方向盘”,扒手需要同时具备力量、速度和精准判断能力,历来是男性的“专属岗位”。然而,27岁的周黎新却打破了这一传统。
2023年,周黎新首次以女扒手身份亮相叠滘赛场,便引起轰动。经过两年高强度训练,她已从零基础的新手成长为团队核心。今年正赛中,她与队友配合默契,在东胜赛区的“S弯道”上多次展现“一鼓转三弯”的绝技——入弯时,她凭借腰腹力量将船桨插入水中形成支点,配合鼓手的节奏迅速调整航向,船身如离弦之箭擦着岸边木桩飞驰而过,溅起的水花几乎浸湿观众的衣角。
周黎新表示,女性在柔韧性和协调性上的优势让她在复杂弯道中能更快感知水流变化。她的队友黄成锵坦言:“训练中她的耐力和爆发力丝毫不输男队员,甚至在过弯时的稳定性更胜一筹。”
周黎新的龙舟之路始于一次偶然。2022年,她观看叠滘龙船漂移比赛时被震撼,毅然加入漖边龙船队。起初,体能不足成为最大障碍——传统龙船重达数吨,扒手需全程站立划桨,一场训练下来,她的手掌磨出血泡,双臂酸痛到无法抬起。但她从未退缩,主动加练核心力量和划桨技巧,甚至自费聘请专业教练指导。
2024年,周黎新迎来突破。在潭头赛区的C型弯道中,她顶住压力完成高难度漂移,帮助队伍获得第五名,创造了漖边龙船队近五年的最佳战绩。谈及首次参赛感受,她记忆犹新:“当龙船在弯道中倾斜到几乎侧翻时,我告诉自己必须保持冷静,因为全队的信任都在我身上。”
今年,周黎新的技术更加成熟。在5月31日的东胜赛区比赛中,她与队友配合完成的“挂倒档”绝技——通过反向划桨实现急停转向,令现场观众惊呼连连。尽管最终漖边龙船队未能进入前三,但周黎新的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冠军队伍村头四坊龙船队队长庞熙棠评价:“她的过弯线路选择非常专业,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周黎新的出现折射出叠滘龙船文化的深刻变迁。过去,女性在龙舟活动中多承担后勤角色,如今,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参与竞技。2024年,叠滘首次举办女子龙船巡游赛,吸引了12支女子队伍参赛。而周黎新作为唯一女性扒手,其影响力远超赛场。
叠滘龙船协会会长李锦明表示,周黎新的故事激励了当地青少年,今年报名参加龙舟训练的女生同比增长40%。漖边村甚至成立了女子龙船队,计划明年正式参与竞技赛。
社会各界对周黎新的突破给予高度评价。佛山非遗保护专家陈丰认为:“她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先锋,更是传统文化创新的象征。当女性站上扒手位置,叠滘龙船的精神内涵得到了新的诠释。”
面对外界关注,周黎新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只是做了自己热爱的事。叠滘龙船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才能让这项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她透露,正在与团队研发更适合女性的扒手训练方案,计划明年培养出第二位女扒手。
随着叠滘龙船漂移成为全国知名IP,周黎新的影响力正向外辐射。2025年赛事期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纷纷聚焦这位“女扒手”,相关报道在海外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速度与力量,周黎新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女性的坚韧与风采。”
截至发稿,周黎新正投入圣堂赛区(L弯道)的备战。她的目标很明确:“希望有一天能站在国际龙舟赛事的舞台上,让世界知道,中国女性不仅能划龙舟,还能划出‘中国速度’。”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叠滘水道上,这位年轻的女扒手再次登上龙船,桨声与鼓声交织,奏响属于新时代的巾帼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