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南方周末近日报道,英国伦敦发生了一场反移民抗议活动,其间,一名抗议者手持标语牌,上书“种族主义者不受欢迎”,以此反对极右翼活动人士发起的抗议。据视觉中国提供的图片显示,场面十分紧张。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英国经历了近年来最为混乱的局面:反移民暴力抗议者与反种族主义抗议者在街头形成对峙,而试图维持秩序的警察则频频受到攻击。截至2024年8月9日,英国警方已逮捕741人,其中302人面临指控。英国国家警察局长理事会表示,预计未来几天和几周内,还将逮捕数百名嫌疑人。此次骚乱的起因可追溯至7月29日南港镇发生的一起持刀袭击致死事件。
为了应对潜在的骚乱威胁,英国首相斯塔默于8月6日晚再次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会后,他表示,目前英国多个地区同时处于混乱状态,形势严峻。截至目前,已有约430人因参与骚乱被拘留,其中约120人已被正式控告。斯塔默指出,所有参与骚乱的人员将面临法律的全面制裁。在某些地区,抗议者与警方发生了冲突,导致骚乱的升级。斯塔默将此次暴力骚乱形容为“极右翼的暴行”。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部分英国民众对经济状况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矛盾的关注,尤其是将这些问题归咎于移民现象,可能是导致此轮骚乱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名与卢旺达有家庭渊源的嫌疑人,尽管本人是在英国出生的,成为事件的焦点。随后,伦敦和绍斯波特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些抗议活动逐渐蔓延至全国,导致了社会动荡。这场动荡给英国首相斯塔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局势,斯塔默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试图制定策略来安抚民众,并稳定国内局势。英国当前的混乱与经济衰退、移民问题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密切相关。如今,英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难以摆脱这场危机。
消息二:近日,中新社北京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乌克兰军队进入俄罗斯领土的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保持沟通,并为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根据相关报道,乌克兰军队近期进入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俄方称此次袭击已导致60多名平民伤亡,并表示俄军已经遏止了乌军的进攻,库尔斯克州因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指出,俄罗斯将冲突带到了乌克兰的领土,现在应当感受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在一次关于俄罗斯南部边境局势的会议上,普京强调,乌克兰在西方的帮助下,企图在可能进行的谈判之前增强自身地位。他指出,(俄罗斯)国防部的主要任务是将敌人从俄罗斯领土上驱逐出去。自6日起,乌克兰军队对与乌克兰接壤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动了袭击。据俄罗斯方面8日的通报,连日来的袭击已导致66人受伤,其中包括9名儿童。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阿列克谢·斯米尔诺夫12日在会议上表示,乌克兰军队的袭击已导致12人死亡,121人受伤,其中包括10名儿童。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在平壤锦绣山迎宾馆举行了正式会晤。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表示,俄罗斯在维护世界战略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朝方将全力支持俄方的特别军事行动。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高度评价俄罗斯在维护世界战略稳定与平衡方面所承担的关键角色,并宣布全力支持俄罗斯政府、军队和人民在乌克兰进行的特别军事行动,认为此举是捍卫主权、安全利益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措施。
消息三: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新的《国家反间谍战略》,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反情报机构在未来三年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方向。该战略指出,俄罗斯、中国、伊朗,以及朝鲜是美国主要面临的情报威胁,其中尤以俄罗斯和中国被视为“最严重的情报威胁”。
“当前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整合反情报社区的资源和行动以策略性地限制外国情报实体,维护美国的战略优势,并着眼于未来潜在的威胁。”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下属的国家反情报和安全中心主任迈克尔·凯西在1日的简报中表示。
美国显然已经制定了针对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情报工作计划。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感到讽刺,毕竟在对其他国家进行情报活动或指责他国构成“间谍威胁”方面,美国无疑是经验丰富的。最近,美国一方面不断夸大所谓的中国“间谍威胁”,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饰地展开针对中国的大规模情报行动,这种言行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情报渗透和间谍活动,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还结束了一名在美从事间谍活动超过30年的间谍生涯。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对中俄的围堵与打压,无疑加速了两国之间合作的进程。但从根本上看,中俄的紧密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中俄两国均致力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倡导多边主义,反对新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同时也抵制单边主义及霸凌行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依然沉迷于冷战的幻想,试图团结盟友与中俄展开新一轮的冷战,同时不断推动北约向东扩展。特别是美国力促乌克兰加入北约,直接导致了俄乌冲突的爆发。然而,美国似乎并不满足,还推动北约的“印太化”,试图将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纳入其中,显然是针对中国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