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反复博弈,美国国会两院最终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大规模减税及支出法案。特朗普计划在美东时间7月4日下午5点左右签署该法案,使其生效。
该法案延续了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的减税政策,进一步为美国企业和家庭提供直接福利,包括永久降低企业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以及针对小费收入和加班报酬推出新的税收减免。这些措施通常会支持企业盈利和股票价格,受到华尔街和中产阶级的欢迎。然而,法案削减了医疗补助和食品补贴支出,使最底层群体成为最大的牺牲者。
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指出,减税往往使富人受益更多,而普通人的福利水平相对下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据测算,顶层1%的家庭年收入将增加1.2万美元,而底层20%的家庭年收入将减少2.9%。医疗和食品援助机构面临资金短缺,整个社会存在动荡风险。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新法案中的强制就业要求等规定可能导致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资格。此外,法案还将国家债务上限提高了5万亿美元,暂时消除了8月中旬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
共和党政治对手批评该法案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并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将其称为“劫贫济富”,认为这将美国联邦政府推向财政不可持续的道路,可能导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投反对票的共和党议员托马斯·马西表示,他反对法案是因为短期内大幅增加美国预算赤字,并通过持续通货膨胀和高利率对所有美国人产生负面影响。
国会预算办公室称,参议院修改的法案版本将在未来10年内增加美国3.3万亿美元的债务,加上巨额债务利息支出,财政负担沉重。华盛顿跨党派智库“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则估计债务增加超过4万亿美元。“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主席Maya MacGuineas批评立法者对国家财政状况漠视,认为这是失败的国家治理。
赵庆明表示,在新法案下,美国债务抬升空间变大,短期内融资、偿债难度和违约风险都会相应降低。但债务上限上调并不意味着债务会无节制增加。为填补财政赤字和应对法案的资金缺口,美国财政部计划在下半年增发1万亿美元国债,其中7000亿美元集中在8月和9月的短期债券。
美国财富管理公司Cetera的首席投资官Gene Goldman指出,该法案在酝酿期间就要求发行更多国债,引发全球债券市场不安。近几个月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扬。截至6月,美国国债余额突破36.2万亿美元,债务/GDP比率高达123%-124%,可流通部分也高达29万亿美元。
财政赤字恶化和利息负担激增等结构性风险陡增,导致美国首次同时失去三大国际机构的最高等级评级。穆迪预测未来10年内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升至134%,而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60%。平均下来,美国人人均负债超过10万美元,政府每年仅还利息就要花费9520亿美元。
新法案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通胀压力令美联储降息进程一再延长。高利率环境不仅影响房贷和企业投资,还会直接冲击市场对美债的定价。白宫原打算通过加征关税来弥补收支缺口,但多数经济学家和学术机构预测关税收入远不足以抵消法案在十年内对政府造成的收入损失。
从产业层面来看,法案若长期实施,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将加剧环境风险,清洁能源领域承担额外费用成本,引发对能源市场失衡和错失创造就业机会的担忧。耶鲁大学研究报告显示,从长远来看,由于法案带来的债务负担,美国实际GDP增长将放缓。到2054年,实际GDP增幅将比未实施该法案的情况下萎缩近3%,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将高出1.2个百分点,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83%。
鉴于美国经济的体量和美元影响力,该法案的落地可能逐步侵蚀全球对美债的信心。一旦美债违约,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冲击,日本等经济体可能加速“去美元化”。美债收益率将飙升,推高全球借贷成本,股市可能遭受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