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长时间辩论。工作人员花费16个小时宣读了一项长达940页的“大而美”法案,随后两党议员围绕该法案展开了长达20小时的激烈辩论。
这项“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提出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旨在延续和升级其第一任期的减税政策,并对拜登政府的“绿色新政”及福利与支出政策进行缩减与调整。根据计划,未来十年内将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的支出。民主党批评该法案会加剧贫富分化,因为提高了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和食品援助项目的门槛。
5月22日,“大而美”法案在美国众议院通过。但在参议院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后,最终以51比49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程序性投票。民主党采取拖延战术,要求工作人员宣读法案全文,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熊李力表示,两党围绕“大而美”法案的争议反映了各自立场。共和党认为减少对贫困阶层的救济可以节省大量财政支出,而民主党则认为削减福利支出同时降低富裕阶层的税收,无法缓解联邦政府的财政困境。
事实上,不仅民主党反对该法案,一些共和党人也表达了担忧。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和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在程序性投票中投了反对票。蒂利斯甚至宣布不寻求连任,许多共和党人担心该法案会推高联邦债务并影响选民支持。
熊李力分析指出,两党对法案的不同解读反映了各自的政治利益目标。此外,该法案还凸显了美国贫富阶层之间的对立,以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矛盾。特朗普希望通过削减福利支出来缓解联邦财政困境,但又不敢完全取消福利项目,因此希望将这部分支出转嫁给州政府,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联邦与各州间的矛盾。
尽管“大而美”法案规模庞大,但其实施可能会使美国社会政治生态更加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