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在贸易问题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29个国家集体对其贸易政策表示不满。这使得这位美国前总统兼现任候选人措手不及,不得不紧急发声回应。
更戏剧性的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此时呼吁中日韩团结,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世界经济秩序裂痕的扩大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误判。
“29国齐捅刀”的情况并非空穴来风,这些国家的行动直指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软肋。7月9日是所谓的“对等关税”暂停期限,但特朗普政府期望盟友乖乖签署协议的愿望落空了。韩国总统李在明明确表示,不会在截止日期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并强调要加强与中国合作。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表示不屑,认为这种做法无法解决问题。欧盟27国则在主席冯德莱恩的带领下,一致拒绝在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29国集体抵制,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显得措手不及,他迅速切换到紧急发声模式,宣布将从7月4日起向相关贸易伙伴发送信函,要求他们支付高额关税。然而,他也承认与全球170多个国家谈判过于复杂,美方没有精力应对。这表明他的威胁更多是出于无奈和愤怒。
特朗普原本以为只要挥舞关税大棒,各国就会屈服,但现实却让他严重误判了形势。盟友们不仅没有就范,反而展现出强大的反弹决心和协调能力。特朗普的紧急发声暴露了他的底牌不足和准备不周。
在这关键时刻,鸠山由纪夫在北京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呼吁中日韩团结,这番话具有重要分量。他认为美国已经变质,无论谁当总统,强硬单边主义的政策都不会改变。因此,亚洲各国必须面对这个新的现实。日本需要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而最合适的盟友是中国和韩国。鸠山的呼吁得到了许多政要的支持,反映了亚洲国家精英的深层忧虑和战略思考。
回到当前的贸易战火线,特朗普声称的关税信件预计很快会发出,全球贸易面临新的考验。虽然有国家可能会妥协,但更多的国家可能会选择强硬到底。尤其是像欧盟这样的庞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反制手段。如果中日韩能够朝团结方向迈出一步,其联合的经济力量将让特朗普更加忌惮。
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29国齐捅刀的事实表明,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不得人心,美国滥用关税武器的政策遭遇了强有力的抵抗。鸠山提出的“中日韩团结”构想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揭示了东亚地缘政治中一股潜在的变化力量。如何巧妙引导区域合作意愿,利用各国对美国政策的失望情绪,塑造有利于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亚洲新秩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