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划船上班,成都一位理发师把城市内涝变成了“水上乐园”。7月3日,成都遭遇暴雨,城区多处积水严重。金牛区的理发师马先生却用自己花三千多元买的钓鱼用皮划艇去上班,途中还顺路捎带了三位被困路人,仿佛将皮划艇开成了“水上出租车”。
这波操作很快被路人拍下,视频中他划船的技术比理发的手艺还娴熟,网友调侃“托尼老师这是要转行当船长啊”。这种看似幽默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暴露了城市建设的短板。原本用来钓鱼的皮划艇现在成了通勤工具,反映出城市排水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不足。
虽然视频看起来很欢乐,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积水路面下可能有打开的窨井盖、尖锐杂物或带电设备。去年某城市就发生过市民划船时被卷入排水口的事故。马先生也承认,划船时最怕碰到不明障碍物。交警部门提醒,这种行为虽不违法,但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不建议模仿。
有趣的是,这场暴雨还催生了一些商机。除了划船哥,还有商家推出“暴雨外卖专送”,骑手穿着防水服趟水送餐;便利店把雨伞、雨鞋摆在最显眼位置;甚至有人做起了“代挪车”生意。这些应急服务价格比平时贵不少,但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说到底,这种“苦中作乐”的现象值得深思。城市管理者是否可以考虑在易积水路段配备应急船只?或者学习某些城市建立暴雨应急通道?毕竟靠市民自备皮划艇上班不是长久之计。有专家建议,可以借鉴荷兰的“海绵城市”理念,提升城市蓄水排水能力。毕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这场暴雨让我们看到了成都人的乐观与智慧,但也暴露出城市建设的短板。当理发师都要划船上班时,我们是不是该认真思考:下次暴雨来临时,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