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的乒乓球馆里,45张球台排成方阵,130多个孩子挥拍如风。奥运冠军张继科站在场中央,手把手教一个巴西混血男孩反手拧拉动作。这场为期15天、收费6500元的暑期集训营开班首日就冲上热搜。1200多人报名争抢130个名额,录取率仅11.3%,比考985还难。有家长算了一笔账:平均每节课433元,比普通私教便宜,教的却是世界冠军的“霸王拧”绝技。
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前山东鲁能俱乐部教练,正在球馆角落指导一组小学员。他让5岁的张继科踩着凳子练球,如今用同样方法训练新苗子,盯着孩子手腕转动的角度,喊声穿透球馆:“发力要像甩鞭子!”前国乒世界冠军郝帅的球台前围了六七个学员。这位曾击败波尔、许昕的老将,刚在日本T联赛拿下亚军。张继科在开营仪式上直言:“樊振东之后的球员,没几个能赢郝帅。”另一张球台边,亚青赛三冠得主尹航正演示发球技巧。他因伤退役后在北京少儿体校执教,这次被张继科特意请来。一个新疆男孩拼命模仿他的动作,球却总撞网。“手腕再压5度!”尹航握住孩子的手腕向前推拍,球“唰”地擦网而过。
上午9点的技术训练刚过半,11岁的中巴混血学员肖嘉栋已浑身湿透。他6月才从里约热内卢飞来杭州,此前只在巴西练过3个月乒乓球。“这里强度比巴西大三倍,”他抹着汗说,“但张继科教练亲自给我改动作,机会太难得了。”场馆电子屏显示着当日课表:早9-11点半反手拧拉特训,下午3-6点实战对抗,晚8点还有两小时加练。来自湖北襄阳的10岁学员陈逸宸,父亲在场外举着稳定器录像。“孩子6岁开始打球,这次报了连续两期集训,”陈父踮脚张望,“晚上加练他主动要去,说张继科会教比赛心理战术。”丹麦女孩艾米莉的球衣后背结出盐霜。她刚完成一组多球训练,张传铭连续发球48拍不间歇。“接不住也要跑到位!”老爷子吼声未落,艾米莉扑救时摔倒在地,爬起来却咧嘴笑:“我在丹麦从没遇到这么专业的教练!”
场馆外的家长休息区炸开了锅。上海妈妈李女士翻出手机账单:“浦东私教课一小时800元,张继科亲自教整天才400多,还包住宿!”她儿子手握江苏省青少年赛奖状才挤进精英班。河北唐山来的父亲王强蹲在墙角抽烟。“6500是我两个月工资,”他指着场内女儿,“可她省级比赛进前八才有报名资格,普通孩子交钱也进不来。”招生简章明确写着:7-12岁需获市级赛前八,13岁以上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新西兰华裔家长陈帆拖着行李箱候场。他给双胞胎儿子报完名就要赶回国工作:“悉尼华人球馆冠军班十天1.2万澳元,张继科这儿便宜一半,还包奥运冠军签名!”孩子们举着和张继科的合影,笑容压不住疲惫。
肖嘉栋的球拍胶皮写着中文名字。这个出生在武汉的混血儿,3岁随母移居巴西。午休时他盯着手机里马龙比赛视频:“巴西队教练说反手技术差十年,这里三天就解决细节问题。”瑞士男孩卢卡的中文引起围观。“瑞士国家队要我,但我更想入中国籍,”他擦着球拍,“张继科说中国队需要打败外国选手的人。”张继科在晚间技术分析课上播放了自己2012年奥运决赛视频。球馆墙上挂着中英文标语:“每一拍都是未来”。丹麦教练安德森带三名学员来集训,自费当起临时翻译:“欧洲青训重兴趣,这里从早到晚打磨技术,孩子们哭着也要加练。”
张继科在首日媒体会上回应收费质疑。他掰着手指算账:“场馆月租15万,郝帅他们课时费比市场价低30%,我要是专教职业球员早发财了。”训练营配备六名康复师随时处理肌肉拉伤。家长群流传着往期学员的升学捷报。去年有学员经张继科特训考入北大,今年浙大特招两名集训营孩子。但张继科现场泼冷水:“我教过的一个省冠军,去年文化课差3分没进985。”球馆储物柜里塞满进口矿泉水。工作人员透露:“外国学员自带高端设备,巴西孩子一双球鞋就抵半月学费。”张继科把自己的备用球拍借给肖嘉栋:“当年我爸也是拿旧拍教我,球感比装备重要。”
晚上九点的加练课,张继科表演“霸王拧”引发尖叫。他让卢卡连发十个上旋球,反手拧出七种旋转线路。郝帅在一旁调侃:“这招他445天拿大满贯时,波尔都没接住。”肖嘉栋的模仿引来哄笑。他拧出的球撞网二十多次,张继科突然从背后环住他:“手腕锁死,用腰转!”下一球擦网落在对方台角,全场掌声雷动。球馆顶灯熄灭时已近深夜。张传铭挨个检查球台是否复位,尹航帮学员缠手胶。肖嘉栋抱着球拍睡在长椅上,梦里还在转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