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IPO要回应哪些质疑 高端下沉模式能否持续盈利?。巴奴国际控股于6月16日正式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若成功将成为继呷哺呷哺、海底捞之后港股第三家火锅上市公司。目前,巴奴的直营门店已覆盖全国近40个城市,数量达到145家。2024年,巴奴收入约23.07亿元,利润约1.23亿元,经调利润约1.96亿元。
巴奴在招股书中称自己是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收入规模最大的品牌,占据该细分市场3.1%的份额。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火锅市场分为品质火锅(人均120元以上)、大众火锅(60-120元)和平价火锅(60元以下)。2024年,巴奴客单价为142元,而海底捞则为95元。
巴奴将78.6%的门店开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这些下沉市场的消费力被低估,成为巴奴的利润来源。例如,在二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达24.5%,高于一线城市的20.7%。这主要得益于较低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以河南新乡、洛阳为例,租金与人工成本较一线城市低30%-40%。
巴奴通过动态调整不同城市的客单价来吸引客流。2022年至2025年Q1,巴奴的翻台率从3.0次/天升至3.7次/天。这一增长是通过降低客单价实现的,例如一线城市客单价159元,二线城市138元,三线城市119元。此外,巴奴在下沉市场增加了猪肉类和时令蔬菜等菜品,使得降价不拉低毛利率。
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强调产品主义,提供高品质食材和技术支持。巴奴主打毛肚和菌汤,使用新西兰冰鲜毛肚和云南野生菌,并建立了多个中央厨房和冷链物流体系。然而,随着扩张深入和消费降级,高成本让“贵”成了巴奴的最大争议。例如,售价18元的富硒土豆仅有5片,每片接近4元,引发消费者不满。
巴奴计划在未来三年新开177家店,年均增速30%。但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73亿元,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扩张。因此,IPO成为巴奴的战略选择。巴奴希望通过上市获得资金,加速门店扩张并摊薄供应链成本。
尽管巴奴在二三线城市的高端定位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当前理性消费趋势下,继续下沉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控制成本,将是巴奴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