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迈德的展位(取材自红星新闻)
在日前昆明举办的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一对远道而来的伊朗夫妇成为展会现场一道特别的风景。摊位上摆满了色彩艳丽的波斯花瓶、手工编织的精美地毯,价格亲民、工艺精致,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但比展品更打动人的,是他们背后那段不顾战火、辗转六天才抵达中国的艰难旅程。
据《红星新闻》报道,6月23日晚,在结束一天展销后,伊朗商人哈迈德坐在展位后方,讲述了这次前来的惊险经历。他说,本计划从德黑兰直飞上海,没想到航班因突发情况被取消。为了赶上展会,他和妻子开车穿越伊朗全国,计划从土耳其转机抵达中国。
然而,由于伊朗油料短缺,他们每行驶100公里就得排队加油一小时,从家乡赶到伊朗边境足足花了两天半时间。沿路战火不断,哈迈德说:“一路上听着炸弹声在耳边炸响,稍微再近一点,我们可能就回不来了。”
抵达土耳其边境后,两人又经历了徒步通关、买不到机票、等待转运等重重困难,先是坐了26小时的大巴到伊斯坦布尔,再搭乘10小时航班飞往中国,最终在6月21日抵达昆明,展会已经进行到一半。
“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迟到,但我不在乎,因为我要兑现我对妻子的承诺。”哈迈德坦言,这是他妻子第一次来中国,他早就向她描述过中国的城市、食物、天气,“她非常期待,所以无论多困难,我都要带她来。”
哈迈德已经来中国做生意多年,北京、西宁、兰州他都去过,他认为中国市场充满机会。“我平均每年来三四次,过去几年我大概来了二十多次。”尽管如今伊朗局势紧张,网络不稳定,他每天只能联系家人一次,但他表示:“中国人都非常友好,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回到家一样。”
这段跨越六天、近万公里的旅程不仅仅是一次商业行为,更是一段关于信念与承诺的动人故事。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展位不仅展示了异域工艺品,也传递了一份跨越国界的人间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