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一个下午,北京大兴区的一家海王星辰药店迎来了一名顾客。店长热情地迎接并询问顾客需要什么药物,但顾客却问是否可以自带药材来熬药。在被婉拒后,这名顾客随即离开。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这家药店。近期走访发现,北京多家海王星辰门店的客流量普遍下滑,尤其是非医保定点药店的情况更为严峻。六月中旬,一封邮件在业内流传,内容是海王星辰请求其门店的房东们接受延迟一个月付款。
海王星辰官网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拥有4800多家连锁药房和8000多名药师,在零售药店行业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常年位居前十。面对房租欠缴的问题,店长表示不知情,并强调公司规模庞大且实力雄厚。
网传邮件发送时间为6月16日,标题为“关于恳请支持海王星辰租金延付的请求”。邮件中提到,海王星辰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合规压力以及直播带货和线上购药等新兴销售模式带来的冲击。为了缓解经营压力,海王星辰希望将租金支付延后一个月,并强调这三个月的时间对公司调整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根据《2022—2023中国药店发展报告》,近几年药店物业租金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11.91%降至2022年的9.60%。尽管如此,海王星辰仍面临支付房租的困难。
海王星辰常务副总裁张妙在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表示,未来公司将坚定不移推进海王优品战略。实际上,海王星辰近年来一直在筹备IPO事宜。早在2007年,海王星辰就已赴美上市,但在2016年退市。2023年,海王星辰重新谋求在A股上市,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近年来,药店行业确实面临诸多挑战。据中康药店通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关店数约3.9万家,平均每天有107家药店倒闭。一众上市连锁药店中,多数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医药电商的兴起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线上线下价格差异也进一步影响了线下药店的客流量。
湖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认为,业绩承压的根本原因在于门店过多。据中康药店通统计,去年6月全国药店数量突破70万家。政策助推下,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四大民营药房迅速扩张并成功上市。
连锁药店行业转型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走大健康、美妆等泛消费路线,二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向DTP药房转型。然而,这些转型都需要资金支持。海王集团多个板块均在承压,兄弟单位也无法提供资金援助。海王生物作为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也面临亏损。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王生物累计亏损超过39亿元。
黄修祥建议,医药商业公司需全面梳理客户资源,把控财务风险。连锁药店也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果断对亏损门店进行关停并转,争取先活下来,再图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