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在5月12日日内瓦协议签署后曾有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但近期双方又出现了紧张态势。美国指责中国未遵守之前的约定,而中国则回应称美国没有履行协议中的承诺,频繁对中国设限,如限制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打压华为在全球的芯片供应、严格审核中国留学生签证以及禁止向中国出口C919飞机发动机等行为,这些举动破坏了中美合作氛围。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不会再对中国“客气”,并抱怨中国没有信守承诺,但仍希望与中国解决这些问题。彭博社报道指出,中国在稀土金属上的控制权成为与美国对抗的重要手段。中国通过灵活的稀土购买许可制度,让美国生产商必须向中国管理部门申请,并详细说明购买数量、最终用户和用途,审批过程至少需要45天。这种制度使得美国难以快速获得所需的稀土资源。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提到,从中国购买稀土金属并不简单。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美国政府正密切关注中国履行日内瓦贸易协议的情况,并调整供应链重点,特别是在磁铁制造方面。美国在贸易战中迅速与中国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稀土资源对美国国防和汽车行业至关重要。
目前,中美之间的争端再次集中在稀土问题上。美国急需大量稀土以保障其国防工业,同时也在寻找其他方式制约中国。中国早已看透美国的意图,通过稀土这一关键资源来制衡美国。彭博社指出,稀土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在全球稀土生产中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其他国家如印尼和日本虽有少量产量,但远不能满足美国的需求。美国专家估计,要建立自己的稀土生产线可能需要十年时间,且成功率不确定。
稀土金属特别是重稀土元素对美国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用于制造尖端战斗机。轻稀土金属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产品。中国对轻稀土的管控相对宽松,避免了对美国汽车工业造成重大影响。然而,中国的稀土出口管控不仅影响美国,还波及到印度等其他国家。
当前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的竞争,各公司都在努力优化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各个环节。强大的供应链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应对市场变化和突发情况。在这场较量中,策略和应变能力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