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千万7旬老人仍在打工。
地铁里白发苍苍的老人挤早高峰,便利店收银台前颤颤巍巍扫码的大爷,甚至连工地搬砖、送快递都能看见拄着拐杖的高龄劳动者。有人感叹“日本老人真敬业”,有人夸“这是终身学习的榜样”,但扒开这些光鲜的表象,背后藏着的却是让人心酸的现实——对绝大多数日本老人来说,七八十岁还在拼命工作,压根不是什么“老当益壮”,而是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的无奈!
很多人以为,发达国家的养老制度肯定靠谱。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按理说养老金体系应该固若金汤吧?现实却狠狠打了脸。上世纪日本经济泡沫时期,企业和政府大手一挥,承诺给员工丰厚的退休金,画下“退休后躺着领钱”的大饼。当时的日本上班族美滋滋算着账:干到60岁退休,拿着养老金环游世界、含饴弄孙,日子不要太潇洒!可谁能想到,泡沫破裂后经济一蹶不振,企业利润暴跌,连正常运营都成问题,哪还有钱兑现养老金承诺?
更要命的是,日本少子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交养老保险的人不够用了。现在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29%,而15-64岁劳动人口却在疯狂缩水。社保基金就像一个破了洞的水池,进的水少,出的水多,只能不断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现在日本普通老人每个月拿到手的养老金,换算成人民币也就3000-5000块,在物价高昂的日本,这点钱连交房租都不够!就算养老金勉强够吃饭,日本老人还要面对两座“吃人”的大山——医疗费和房贷。先说医疗。日本虽然有全民医保,但老人看病自己也要承担30%的费用。对身患多种慢性病的高龄老人来说,光是每个月的药费就是一笔巨款。更别提一旦生大病需要住院、做手术,自费部分分分钟掏空积蓄。有位82岁的老奶奶,因为糖尿病并发症住院三个月,出院后收到的账单让她差点晕过去——自费部分高达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为了还钱,她不得不拖着病体去超市当清洁工。
再说房贷。日本年轻人流行“终身还贷”,很多人到六七十岁还背着房贷。经济泡沫时期房价暴涨,不少人贷款买了房,结果泡沫破裂后房价暴跌,房子成了“负资产”,但贷款还得接着还。有个75岁的退休教师,每个月退休金一大半都要还房贷,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去补习班教英语。他无奈地说:“我也想退休享清福,但房子不能不要,贷款不能不还啊!”在咱们中国,老人年纪大了,儿女多少会帮衬着养老,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顿饭、唠唠嗑是常事。但在日本,传统家庭观念早就支离破碎了。日本年轻人压力大,为了工作四处奔波,很多人常年不回家。就算和父母住一个城市,也是“一碗汤的距离”——汤送到父母家刚好不凉,但平时很少来往。再加上离婚率升高,很多老人晚年独居,生病了连倒杯水的人都没有。
有个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他每天自己买菜、做饭、看病,摔倒在家三天才被邻居发现。康复后他说:“与其一个人在家等死,不如出去工作,至少还能和人说说话。”这种孤独感,让无数日本老人选择走进职场,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找个“活下去的理由”。更残酷的是,有些子女不仅不赡养老人,还惦记着老人的遗产。前段时间日本爆出新闻,一位76岁的老人被儿子赶出家门,原因是儿子想卖掉房子变现。老人无家可归,只能住在纸箱里,白天去工地打零工。这种“啃老啃到老人流落街头”的事,在日本并不罕见。
在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观念深入骨髓。老人一旦停止工作,就会被贴上“没用的人”“社会负担”的标签。有位68岁的公务员退休后,想好好享受生活,结果被老同事指指点点:“这么年轻就退休,太没有责任感了!”他的孙子甚至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你爷爷不工作,是个懒汉!”无奈之下,他只能去当出租车司机。这种来自社会的无形压力,让很多日本老人哪怕身体吃不消,也不敢轻易退休。还有些企业专门利用老人的这种心理,推出“银发岗位”。这些工作看似“人性化”,实则是廉价劳动力的收割。比如某便利店推出“老年兼职”,时薪比正常员工低30%,工作时间却长达8小时;建筑工地招70岁以上老人当杂工,美其名曰“发挥余热”,实际上干的都是搬砖、扛水泥的重活。
和日本一比,咱们中国的养老现状虽然也有挑战,但明显温暖得多。先说养老金。咱们国家养老金已经实现19连涨,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有差距,但总体上能保障老人基本生活。而且国家一直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连农村老人都能按月领养老金了。再看看医保,大病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些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老人的医疗负担。家庭层面,虽然现在年轻人压力也大,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还在。逢年过节回家陪父母,平时视频电话关心,很多人就算在外地打拼,也会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也越来越完善,不少地方的老人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当然,咱们也有自己的养老难题,比如养老金缺口、农村养老资源不足等等。但和日本相比,至少我们的老人不用七八十岁还在工地搬砖、便利店熬夜打工。
那些在日本地铁里挤早高峰的白发老人,他们佝偻的背影里藏着的,不只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一个国家养老危机的缩影。希望我们能从日本的教训里学到东西,别让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未来重演。毕竟,每个努力工作的年轻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而我们今天对待老人的态度,就是明天社会对待我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