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
夏末伏尽,等待收获
01
立秋与天文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图
按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立秋
2024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8点09分01秒
农历七月初四
0 2
立秋与天气
1. 立秋与气温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立秋已至
为什么立秋了气温还不下降?
热量是需要积累的。
在夏至过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日照不是最长了,但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气温将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的七月中下旬,一般才是最热的天气了。
立秋处于“中伏”,地面热量依然收大于支,故而气温还不会立马下降,有时候还会出现“秋老虎”。
BEGINNING OF AUTUMN
2. 立秋与降水
立秋时节,雨带推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这些地区进入雨季。
气象大数据显示,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我国华北、东北等地,降水最集中、强度最强、极端降雨发生概率大,防汛也随之进入关键期。
△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
而长江流域则受副高控制,形成高温高湿的伏旱天气。
来源:中央气象台
来源:中央气象台
0 3
立秋与农业
(1)水稻、小麦
立秋前后是水稻抽穗并扬花的阶段,此阶段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双季晚稻正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水稻的一生
北方的冬小麦播种此时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2)棉花、甘薯
立秋时节,天气到了最炎热的时期,各种喜温农作物也到了生长最快的季节。各地的棉花进入结铃期,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棉花结铃
0 4
立秋与自然灾害
1. 洪涝
立秋期间,正是夏季风对我国影响最为明显的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汽充足,降水丰富,易形成洪涝灾害。
2. 台风
7、8月份是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多发时节。台风登陆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风暴潮等危害。
△热带气旋路径及频率分布图
3. 伏旱
立秋节气后,雨带开始北移到北方地区,南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旺,形成炎热的酷暑天气,即伏旱。高温、风小、湿度大,很容易让人中暑。
△2018与常年主要城市高温日数排行
4. 地质灾害
立秋期间,在暴雨的侵扰下,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0 5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时节,暑气渐消,秋风送来丝丝凉意,植物们也像蒲公英一样,借着秋风起时将种子播撒到远方。
二候:白露生
立秋时节,暑气渐消,秋风送来丝丝凉意,植物们也像蒲公英一样,借着秋风起时将种子播撒到远方。
三候:寒蝉鸣
立秋时节,暑气渐消,秋风送来丝丝凉意,植物们也像蒲公英一样,借着秋风起时将种子播撒到远方。
0 6
立秋习俗
“立秋”习俗
啃秋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祭祀土地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说明:整理自中央气象台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戳下方视频听平哥讲等温线
(记得通过下面方式找我们领资料or咨询课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