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和讯网报道,5 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创历史新高,但美国前两大海外“债主”日本和中国当月双双减持,这是年内首次中日同月减持。中国 5 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环比下降 24 亿美 元,至 7684 亿美元,这是至少 1 年来持仓变动规模最小的一次。此前 4 月曾小幅增持 33 亿美元,5 月再度减持,整体持仓规模下降态势未变。日本 5 月的美国国债持仓环比 4 月减少 220 亿美元,降至 1.1283 万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减持,两个月合计减持 595 亿美元。
美国政府的债务已经高达34.9万亿美元,而且近些年来美国的负债一直蹿升,在2024年,就已经突破了34万亿美元,这样高额的债务所占比例,严重影响美国国家的安全,更是对美国经济的稳定形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日本的情况也不容乐乎,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1286.45万亿日元,这个数额高达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是发达国家之中最为糟糕的一种情况。负债居高不下的美国、日本,都成为全世界负债最多的国家。
据光明网报道,一段时期以来,受日元贬值等因素持续影响,日本企业运营成本不断提升,国内物价高速上涨,民众生活压力陡增,消费低迷,给日本经济前景造成了较大不确定性。日元贬值的影响已经深入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民众因为工资涨幅追不上物价而持续承压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状况也难谈乐观。7月16日,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显示,预计2024年日本经济增长0.7%,与此前预期相比下调了0.2个百分点。
前段时间,日元的迅速贬值引发了不少的关注,尤其是突破了162的大关后,不少人都认为日本就此投降了。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里,日元却又开始的迅速的升值,并且日本政府还开始“逆美国而行”,大举抛售美债,日元的汇率也是来了次大涨。这也让人感到疑惑:日本为啥这个时候敢“反抗”了?其实这也不是日本第一次“背刺”了,除了可能是他们的“传统艺能”外,还有就是美国现在割的着实是有些太狠了。
通胀问题,这是美国经济上存在已久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美国也很摆烂,直接选择加印货币。对美债进行加息,简单粗暴,确实在短期内解决了难题,但是时间一长,各国纷纷看出了问题,美债雪球如果越滚越大,一旦崩盘,全球经济都会陷入危机,美债可能就变得虚有其表。美国的骚操作远不止于此,他们冻结俄罗斯资产、无端向中国索要疫情损失、加大进出口关税等等。这些行为在美国看来是自己作为超级大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制裁,展现了自己的国际实力。
截至7月,一些日本的银行已经开始清算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银行,已抛售了63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规模更大的日本邮政银行拥有超过55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债券,这些资产也可能很快会被抛售;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持有的另外8000亿美元的美国资产也可能正在寻找新的金融归宿。外媒传,日本此次即将要抛售价值至少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可能会压垮美国国债市场,摧毁美国财政。
近年来,日元汇率持续走低,日本央行为了稳定汇率,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储备进行干预,而美债正是日本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抛售美债,一方面可以缓解日本央行干预汇市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机推高日元汇率,提升日本资产的吸引力。面对盟友的反水和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美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为了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美国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包括经济制裁、政治施压,甚至军事威胁,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进一步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
与此英国的行动却与日本截然相反。5 月,英国增持美债 131 亿美元,总持仓升至 7234 亿美元。这种对比鲜明的举措,进一步凸显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从日本抛售美债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经济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各国在经济利益的权衡中,不断调整策略,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和稳定。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一系列的变化或许看似遥远,但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进口商品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我们的消费选择。
在美元霸权式微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并使用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这些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经贸合作,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