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大雨三天降下46个西湖!6月29日上午,贵州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6月28日的强降雨天气已结束,全县江河湖库汛情平稳。根据《榕江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规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29日10时终止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转入常态化防汛工作。各级各部门需继续做好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汛期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榕江县气象台和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榕江县城四周是高山,城区为全县海拔最低的坝区,三条河流在此汇聚后流向下游的从江县。自6月18日起,当地连续六天普降大到暴雨,相当于一周内下了半年的雨量。上下游洪水叠加,导致水流速度减缓,水进来后出不去,整个县城被淹。许多本地居民对此次洪灾感到意外,损失严重。
6月24日,榕江县局部最大降雨量在24小时内高达300毫米(平永镇等乡镇)。全县平均累计降雨量超过200毫米,部分区域叠加上游雷山、丹寨等县的暴雨。计算显示,在22日至24日,至少有相当于4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倾泻至榕江县。
6月28日,黔东南州出现22站特大暴雨,其中榕江县塔石乡、平阳乡等三乡镇降雨量突破200毫米。上游雷山县九十九水库站点累计降雨274.4毫米,丹寨县九站特大暴雨,加剧了都柳江流域洪水。
水利部信息中心政务号发布的信息显示,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线影响,6月19日以来贵州省榕江县普降大到暴雨。本轮降雨总量大,强度高,历时长,与前期降雨雨区高度重叠,持续时间长达六天,进一步加剧了灾害风险。
受强降雨影响,贵州柳江上游都柳江发生特大洪水,石灰厂水文站24日14时15分洪峰水位达到256.71米,超过保证水位5.21米,相应流量11400立方米每秒,创下1958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纪录。
榕江县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极端天气叠加作用,成为灾情爆发的主要因素。都柳江在榕江县段之前汇集了多条流域面积广、形态复杂的支流,河道狭窄、深切峡谷地形导致来水迅速集中,下泄过程中极易形成洪峰叠加。凯里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上游连日降雨强度大,尤其是三都县片区,最近三个星期都在断断续续下雨。榕江县地处都柳江、平永河和寨蒿河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