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东海亮剑:中美五代机博弈背后的技术暗战
央视的一段报道瞬间点燃了舆论,中国出动最先进的歼20挂弹拦截,对方很可能是美军五代机。
当歼20与外军战机接近到“肉眼可见”的距离时,这场对峙已超越普通拦截。现代空战本应依赖超视距打击,但双方却刻意逼近至格斗范围,意图明显:测试对手的机动性、电子对抗能力,甚至飞行员的心理素质。美军F35C最有可能是挑衅者,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频繁现身东海,其搭载的F35C具备舰载作战优势。而F22虽然性能更强,但部署关岛需长途转场,行动成本过高。
歼20敢与美军五代机“贴身较量”,底气来自国产涡扇15发动机。单台18吨推力使超音速巡航时间大幅延长,作战半径超越F35C。外媒曾比喻:“F35像短跑选手,而歼22是马拉松冠军。”美军显然想摸清这套动力系统的极限。2024年珠海航展上,歼20双座版亮相暗示其正向“指挥+无人僚机”模式升级,这正是美军NGAD计划的核心方向。
单一战机较量背后,是中美航空体系的全面竞速。中国已构建歼20(制空)、歼35(多功能)、歼16D(电子战)的立体网络,而美国加速推进B-21轰炸机与“协同作战飞机”项目。东海上的每一次翼尖相对,都是技术较量的缩影。当美军飞行员透过座舱看到歼20的灰色涂装时,或许会想起冷战时期苏联飞行员凝视F-15的场景——只是这次,角色已然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