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文杰在26年前遭遇了邻县男子王新利冒名顶替上中专的事件,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他无缘理想的中专,当美术教师的愿望落空,医保卡上显示的是顶替者的头像,甚至名下还出现了8张信用卡并背上了80万元债务,因此被“限高”5年。
2024年,此事经媒体报道引发关注,渭南公安机关成立核查组介入调查。同年3月,蒲城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王新利犯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然而,党文杰的麻烦仍未完全解除。
党文杰出生于陕西渭南白水县,学习成绩不错,尤爱美术,计划中专毕业后当美术老师。1999年中考,他报考了大荔师范学校白水校区,但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复读后再次中考升入高中。2004年,党文杰高考考入陕西工运学校,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同年9月,他将户口从白水县转到西安的大学集体户口。2007年毕业后,他的档案和户口本应转回户籍地,但他发现自己的户口落到了相邻的蒲城县。当时他急于找工作,并未追究此事。
2012年,党文杰在办理二代身份证时被民警告知,系统显示他本人与身份证头像不符,名字和身份证号对应的是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经调查,该男子是蒲城县三合乡中学教师,原名王新利。他已于5年前在蒲城县城西派出所以党文杰的身份办理了二代身份证。同年,党文杰父亲写信恳请蒲城警方、教育局调查此事。之后,二人见到了王新利的父亲。对方承认当年冒名顶替一事,但拒绝透露经办人信息。在警方的协助下,双方调解更改了王新利的身份信息,党文杰也办理了二代身份证。不久后,党文杰发现自己的医保卡上仍是王新利的头像,他再次联系警方要求彻底更改信息。他说:“当时我没有要任何赔偿,只想与对方撇清关系,还自己清白。”
2018年,党文杰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就医时出示医保卡,卡上是王新利的头像,与自己的身份证不匹配,无法办理相关手续。2019年,党文杰查看个人征信时意外发现自己名下有8张信用卡,还有一项购房贷款,共计超过80万元贷款未归还,银行属地均在成都。他称从未去过成都,没办过信用卡,也没有成都的房贷。他试图联系银行澄清事实,反而被银行告上法庭,因此被“限高”5年多。
直到2024年,摄影师李俊给党文杰带来的新消息,让追查王新利冒名顶替事件有了转机。李俊在西藏开工作室,与名叫“党文杰”的室内设计师签订装修合同。工程未交付便出现问题,李俊将“党文杰”告上法庭。法院二审判决李俊胜诉,但执行不了,“党文杰”反而把李俊告了。李俊发现有两个“党文杰”均在成都注册公司,后来得知他认识的“党文杰”实则是王新利。
为了继续追查,李俊关了工作室,写下遗书并交代给好友,前往渭南寻找假党文杰的线索。他在多地报案,蒲城县桥陵派出所受案。2024年,李俊认识了真党文杰,向对方出示了厚厚一沓关于王新利等人的“罪证”。两人决定一起追查王新利冒名顶替的真相。
同年7月,在律师的帮助下,党文杰被解除“限高”,他前往四川报案。数月后,李俊的“限高”也被解除。多家媒体介入报道,引起各方重视。渭南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核查组调查此事。2024年8月,蒲城县公安局向李俊出具的立案告知书显示,“王新利冒名顶替”案符合立案条件,已立案。
2025年1月,检方将该案移送法院,对被告人王新利提起公诉。蒲城县人民法院判决书显示,1999年10月至2015年7月,被告人王新利冒用党文杰身份信息、学籍档案在大荔师范学校白水分校美术班上学,毕业后被分配至蒲城县教育局工作。王新利办理虚假身份证后,多次、持续在其升学、就业、婚姻登记、社会保险缴纳、贷款申请、工商注册登记、机动车辆产权登记、参加诉讼活动等活动中使用。
近日,党文杰因入职新公司,登录社保卡APP转移社保时,需要人脸识别时,无法通过核验。他怀疑自己社保卡的系统信息里可能还是王新利的头像,因此办理失败。数日前,他不慎将身份证丢失,已正常补办。查询发现,个人征信上仍是王新利的信息。
党文杰非常后悔早年没有一追到底,导致自己至今仍麻烦不断。20多年过去了,王新利一方没有道过歉。他表示将继续向有关部门申诉。李俊也表示会继续追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