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田园犬的禁养争议,本质上是城市管理需求与本土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6月30日,话题 #中华田园犬 禁养# 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4年深圳解禁田园犬,2025年1月广州将其移出危险名录,允许登记饲养。
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6月19日上午,在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召开的禁养犬只管理专题论证会上,市人大代表、相关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大学教授、疾控专家、农业农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基层派出所民警等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2018年8月30日,长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并于2019年5月1日起施行。随后,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了《长沙市关于公布危险犬只目录的通告》,将中华田园犬(土狗)和其他40余种犬类一起列为《危险犬只目录》。根据《条例》规定,长沙市养犬实行分区域管理制度,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所辖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区域以及县(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区域实行养犬许可制度和犬只狂犬病强制免疫制度,不得饲养、繁殖、经营危险犬只,从此,中华田园犬被禁养。
然而,实际上仍有小区业主在晚上11时过后放中华田园犬出来溜达,甚至有居民在家里偷偷养中华田园犬。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养犬管理专干廖波介绍,长沙市居民向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申请养犬10.6万起,10.2万条犬只获得养犬许可。自《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长沙市动物疾控部门共为39万只犬只打过疫苗。每年因养狗引发的警情也有五六千起。
市人大代表、长沙县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娟近年来多次建议修改《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将中华田园犬移出城市禁养名单。她表示,中华田园犬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本土犬种,具有对主人忠诚、聪明、体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被禁养后,很多中华田园犬被弃养,变成了城市中的流浪狗,甚至被作为无检疫肉类送上餐桌,对市民的日常出行和食品安全形成威胁。上海、广州、深圳、株洲等众多城市已将中华田园犬移出禁养目录。
杨娟指出,中华田园犬被列入《危险犬只目录》的原因包括体型、外观以及历史用途等因素,被简单归类为“烈性犬”或“大型犬”。此外,统计偏差也导致“土狗”伤人比例高,但这一结论并不能直接证明该品种具有危险性。许多中华田园犬被主人遗弃,造成流浪狗数量增加,生存条件恶劣,多次引发交通事故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在论证会上,市农业农村局防疫处李晓文博士表示,中华田园犬在农村地区承担看家护院功能,并非天然具有攻击性,将其移出《危险犬只目录》顺应了群众诉求。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屠迪指出,中华田园犬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驯化而严选的犬种,具有吃得少、疾病少、适应本土环境能力强的特点。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华田园犬不应被禁养,相关部门可以在适当时候将其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会上还强调,加强对中华田园犬饲养者的宣传教育同样重要,提高市民的养犬责任感,引导市民科学饲养和管理犬只,减少流浪犬的产生。长沙县动物保护协会从2020年至2025年,在长沙市持续开展文明养犬宣传与公益领养活动,累计组织活动60余场,成功促成700余只流浪犬只被领养。田园犬禁养争议实为城市文明与乡土记忆的碰撞,政策应平衡“安全”与“包容”,避免以管理便利牺牲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