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东地区的局势依然复杂多变。在最近的伊以冲突中,伊朗空军的劣势明显。其现役战机多为半个世纪前美国出口的F-14“鬼怪”等老旧机型,在面对以色列先进的空军力量时显得力不从心。
以色列空军迅速掌握了伊朗首都的制空权,并对伊朗革命卫队进行了精准打击。这让伊朗深刻认识到提升空军实力的紧迫性。多家外媒报道称,伊朗可能向中国采购歼-10CE战机,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岛内专家郭正亮建议中国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模式,以避免尾款难以收回的风险。广大关注国际时事的读者想知道这笔军购交易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为什么台专家会特别强调现金交易?伊朗购买歼-10CE战机又会对中东地区的空中力量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歼-10CE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改进型战机,也被称为4.5代多用途战机,有“阵风杀手”的美誉。它具有强大的机动性和先进的雷达系统,能在空战中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多样化的武器挂载能力使其既能进行空中格斗,又能对地面和海上目标实施打击。
在印巴冲突中,歼-10CE表现优异,这也让它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据外媒报道,伊朗计划采购10至36架歼-10CE战机,单价约为9000万美元。如果这些战机能够成功引进,伊朗将能够组建1至3个现代化空军中队,这对伊朗国防体系来说是一个重要支撑。
然而,这笔交易并非一帆风顺,存在不少潜在问题和风险。伊朗国内的政治斗争可能导致军购决策的不确定性。亲西方派与强硬派之间的分歧可能影响军购合作的态度,从而导致交易变数。此外,伊朗的资金掌控情况也存在疑问。石油资源等关键资产由革命卫队掌控,国防部能否调动足够资金支付军购款项还是未知数。军购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国防部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或者无法从革命卫队那里获得所需资金,尾款难以收回的风险就会增加。
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反应也可能对这笔交易产生影响。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扩展保持高度警惕。中国与伊朗的军购合作会被美国视为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提升的表现,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干扰这笔交易。以色列与伊朗关系紧张,拥有大量现代化战机,包括F-35隐形战机,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伊朗引进歼-10CE战机后,虽然能缩小与以色列的空中力量差距,但也会让以色列感到威胁,从而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遏制伊朗的军力提升。这种外部压力和干扰也可能影响伊朗支付款项的能力和意愿。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与伊朗的军购合作不仅是一笔商业交易,还涉及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包括能源合作和贸易往来等。通过军购合作,可以加强与伊朗的关系,提升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需要考虑各种潜在风险,确保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岛内专家郭正亮的“善意提醒”反映了对这笔交易风险的担忧,但也需要客观看待。伊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提升自身国防实力的需求,中国与伊朗的军购合作是正常的国际军事贸易往来。在交易过程中,双方应按照国际规则和商业惯例进行,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