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中国商飞宣布将今年产能从50架提升到75架。随后,美国商务部暂停向中国商飞发放多项技术许可证,其中包括C919所用的LEAP-1C发动机。这实际上是特朗普政府直接下令对C919发动机断供。随着C919产量提升,逐步对波音构成威胁,美国的断供并不令人意外。关键在于国产航发能否担当起“救火队长”的角色。
今年3月,中国航发专家透露,“长江-1000A”已在运-20运输机上完成测试,很快就能为C919做验证飞行。这款发动机与LEAP-1C同属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水平相当,约为14吨级,为其替换LEAP-1C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过去在材料、燃油效率和寿命方面存在差距,但近年来在高温合金、单晶叶片、涡轮冷却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航发集团成立后,研发体系更加整合,这对长江系列的发展非常有利。
从产业配套能力来看,C919已经具备较高国产化率,但发动机一直是瓶颈。如果长江-1000A能够通过适航认证并稳定供货,不仅能解决C919的燃眉之急,还能推动整个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化迈出关键一步。未来还有C929、远程宽体机等更大挑战,长江-1000A作为“排头兵”,其技术积累至关重要。
然而,航空专家也指出,目前想完全替换LEAP发动机并不现实。长江-1000A面临几个挑战。首先,航空发动机的适航认证极为严格,需要重新走认证流程,地面试验需1000小时,空中验证飞行至少2000小时,全套流程可能需要2-3年。其次,一些核心部件如单晶涡轮叶片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而C919今年75架的产能至少需要150台发动机,当前国产产能难以满足需求。此外,国产航发产业链成熟度不足,维修保障和备件供应体系是否完备,直接影响航司对其使用的信心。
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的发动机“断供令”在短期内是压力,但长期来看会加速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去依赖化”。C919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极有可能成为长江-1000A的“首发平台”,带动其完成认证和技术打磨,最终实现“以战养战”。
从运-10到C919,中国大飞机走了40年,现在到了最关键的“二次创业”阶段。长江-1000A能否胜任“救火队长”的角色,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更在于我们是否有决心把“卡脖子”变成“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