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抵达沈福村
549+500米,这是德国总理默克尔10月30日下午在合肥市大圩镇沈福村步行的距离,是欧洲国家领导人首次深入了解中国农民生活、生产状况,感受合肥家风家训的一段距离,也是合肥乃至合肥农民感受外国总理风范的一段距离。
1
沈自根自己设计欢迎词
现年51岁的合肥大圩镇沈福村村民沈自根之前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能够接待一位大国总理到家中做客,而且能谈上25分钟左右。而为了能让德国总理默克尔感受到中国农民与合肥百姓的热情,沈自根几乎想了一夜默克尔到时怎么打招呼、第一句话说什么。
10月30日下午3时20分许,默克尔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上沈自根家门口台阶上时,早早带领一家老小7口恭候的沈自根快步上前,微微躬下身子,伸出双手,无比激动地说:“欢迎您,我亲爱的总理!”
“这句欢迎词是我自己想的,已经在大脑里想几天了,之前有人来教我一上来怎么和德国总理打招呼,我嫌不热情,没采纳。”当天下午5时许,在送走默克尔后,沈自根稍微缓了一会神,向记者介绍起了他家迎接默克尔的点滴。
“欢迎您,我亲爱的总理!”这句话沈自根放在大脑里想了几天,尤其是默克尔来的前一天夜里,他反复考虑,激动之下,大约只睡了一个小时的觉。“半夜我眼睛闭上就在想,怎么能把欢迎的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让人听得舒服,能表达我们农民的心声。最后确定还是用‘亲爱’的一词,把我们中国农民欢迎别国总理的最诚挚的感情爆发出来,就这两个字含义很大。”
2
为德国总理讲家风家训
沈自根说,在接待德国总理的过程中,他最为自豪的,就是向默克尔介绍自己的家风家训。
把默克尔迎进家里后,沈自根挨个介绍家里的成员,老伴、女儿、外孙女、外孙子、女婿、儿子。默克尔先看了下客厅,简单参观了一下后,就在沈自根的陪同下,来到了后院。
记者事后也来到院子里观看了一番,这是一个四方的院落,大约30平方米,院子墙根下摆放着许多花草绿植,中间的地面上,还摆放着南瓜、大冬瓜、花生、大豆,这是一个花园式的农家院落。“默克尔当时对这些很感兴趣,她自己还特意拍了照片。”沈自根指着南瓜、冬瓜告诉记者,他们家并没有特别准备,只是像过年一样,把家打扫了一下。“因为平时就比较干净,也没有特别打扫。”沈自根的老伴张涛萍补充说。
在院子最里面的拐角处,一棵挺拔的杉树高高耸立。“这是我家里的一个‘宝’,默克尔对它也很感兴趣。”沈自根介绍说,这是26年前,他的父亲亲手栽下的一棵树,“我父亲为我们栽下这棵树,并教育我们,做人要像树一样挺拔、做人,能站稳,能顶天。我也是这样向默克尔介绍的,她听了非常高兴,夸奖说‘中国农民很诚实,很有志气,做人就要像这个样子’。”沈自根告诉记者,26年来,这棵树一直是他们家的骄傲,更是传家宝,“我要把父亲教给我们的家训、精神传下去,要我的后代诚实、规矩做人,要顶天立地。”
沈自根家的两层带院小楼于2008年在老宅原址兴建,10月30日,终于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更让这位尊贵的客人感受到一个质朴农家的家风家训传承面貌。
3
默克尔与沈自根一家互赠礼物
“她好慈祥!”沈自根的女儿沈张慧告诉记者,当天,沈张慧与母亲带着两个女儿与默克尔坐在一起交谈,她女儿5岁多,儿子5个月大。“默克尔拉了拉儿子的手,而且最后还送了一大盒玩具给我们。”
一张方桌,四条长凳,桌子上摆放着葡萄、花生、大枣、板栗,东西用粉红色塑料盘装着,总共5盘,葡萄2盘,其他各一盘。在参观完小院子后,沈自根在客厅招待了默克尔。“父亲和总理坐在上方,总理在左,我父亲在右,我和姐夫坐在对面,母亲、姐姐她们坐在父亲的右侧,省市陪同领导坐在父亲他们的左侧。”沈自根的儿子沈政向记者介绍说,默克尔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成员都在干什么、家里种什么、收成如何等等。“感觉她很和蔼可亲,说话的神态与邻家奶奶没有什么区别。外甥女递水给她,她接过去喝了。”沈政说。
“她和我们拉家常的时候好亲切,问我们家人都在干什么、孩子多大了,还特意送了我们从德国带来的塑料积木玩具,大孩子很喜欢。”沈张慧也向记者介绍了她对德国总理的印象,而记者在现场看到,沈张慧的女儿在默克尔刚走,就把玩具拆封玩了起来。
“她好亲切噢!”现年53岁的张涛萍是这家女主人,她告诉记者,自己没想到,作为一个农民,她能与一位总理握手、聊天,并把她当成客人来接待。“我们家里并没有特别准备,卫生也是像平时一样打扫,衣服也就是家里面平时穿的。”
拉完家常,沈自根一家和默克尔互赠了礼物,沈自根把他们家获得的“最美家庭”奖盘送给了默克尔,奖盘上写有“阖家富贵、最美家庭”字样,默克尔给他们家的孩子送了玩具礼物。“最后,她还与我们全家人合影了,我很激动,有好几次头脑出现空白。”沈政说。
10月30日下午,从下午3:20左右走进沈自根的家,到3:45左右离开,默克尔在合肥农民的家里待了20多分钟,这对于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而言,非常难得能抽出这么多时间与一户农民拉家常。
4
整个沈福村为之沸腾
离开沈自根家时,默克尔还饶有兴趣地看了下沈自根门前的菜园,并询问都是些什么菜,沈自根一一作了回答。沈自根透露说,当时默克尔问道:“你这地怎么不长草啊?”我说:“这就是做人要勤快,它就不长草。”默克尔说:“很好,到处不长草,只要人勤快!”
离开时,默克尔请沈自根带领她去后面的大棚里看看,“从我家里到大棚大约500米,一路上默克尔和我们村书记在交流,村书记向她介绍村里的环境、绿水,默克尔说,‘很好,很美’!”
在沈自根家的大棚里,默克尔详细问了芹菜的种植情况,施的什么肥料,打的是什么农药,怎么浇的水,还弯腰采了几棵闻闻说:“很香。”
10月30日,激动的并不仅仅是沈自根一家人,整个沈福村都为之沸腾,在外打工的村民多数都回到村子,迎接默克尔的到来。
当天下午3时09分,默克尔在村头从车上下来,身影出现在村民的眼中,第一站是在沈福村卫生站,看2个医务室,并和值班医生交谈。值班医生告诉记者,她当时感到有点紧张,但默克尔很慈祥、和蔼,让她又放松了心情。
在沿着水泥路从卫生站向沈自根家走的途中,默克尔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她也频频挥手回应。途中,看到93岁的王有明坐在轮椅上,被女儿推着散步,默克尔主动上前,与老人握手寒暄。从沈福村村头拱桥,到沈自根家,整整549米。第八次来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这样走进了中国的一户农民家庭,亲身感受到合肥好家风好家训的传统,同时也给沈福村的村民留下了慈祥、和蔼的形象。
○村民在学校围栏前远远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