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冲突发生前,非军迷朋友可能对我国的霹雳15E导弹并不熟悉。然而,5月7日印巴之间的一场空战让这款导弹名声大噪,其击落六架战斗机的优异战绩令人惊讶。人们这才意识到,这款起初不起眼的导弹已成为现役空空导弹中最强的存在之一。
在我国,霹雳15E只是自用版霹雳15导弹的简化版,射程等性能有所降低。自用的霹雳15导弹性能更强,射程可达300公里。不仅如此,在霹雳15之上还有霹雳17空空导弹,射程约500公里,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存在。2022年10月,《军事博物馆》栏目首次公开证实霹雳-17导弹已服役,首批装备于歼20和歼16战斗机,最新报道显示该导弹已内置到歼35的弹仓中。
更进一步的是,我国还有霹雳21空空导弹,据传射程可达1000公里,领先国外两代。不过,关于这款导弹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据说将整合到歼36六代机上。
今年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霹雳15空空导弹总设计师樊会涛透露,中国已开启“新一代导弹”关键技术布局,并正全力攻关。这表明我国还在研发更强的空空导弹。
在全球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军事技术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国家综合实力,还关乎国家战略演变与国家安全保障。从核武器打破战略平衡到高超音速导弹开辟新作战维度,再到如今的新一代导弹关键技术布局,中国正以空前速度推进武器技术研发与突破。
单纯的“并跑”无法满足中国全球战略需求。中国在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了巨大飞跃,这些成就让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尤其是军事技术领域的“追赶与超越”深感担忧。中国深刻认识到,唯有在关键技术上保持领先,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掌握未来战略主动权。
新一代空空导弹将具备超远射程与高精度打击能力。通过采用新型推进技术和优化气动布局,实现更远距离的打击。配备先进的制导系统如高精度惯性导航、卫星制导与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相结合,大幅提升打击精度。隐形设计也将成为重要特征,采用特殊外形设计和吸波材料降低雷达反射面积。超高速飞行能力同样关键,借助新型发动机技术,导弹飞行速度有望突破现有极限,达到高超音速水平。
新一代空空导弹还将具备高度智能作战能力和网络化协同能力。内置先进的传感器与数据处理系统,可实时感知战场环境,自主分析目标威胁程度,自动选择最佳攻击路径与时机。在网络化协同方面,导弹能够与其他作战平台如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等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通过数据链技术实时接收其他平台传来的目标信息,调整自身飞行轨迹与攻击策略,形成强大的作战合力。
为提高作战灵活性与资源利用率,新一代空空导弹将具备良好的多平台适配能力。不仅能装备于先进战斗机,还能适配于无人机、轰炸机等多种作战平台。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快速更换功能模块,实现一弹多用,降低后勤保障压力与成本。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新一代导弹技术的突破不仅意味着赶超别人,更是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的导弹技术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拥有领先技术意味着在未来高科技武器较量中拥有更多选择权与主动权。科技创新在军事领域的突破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经济与国际形象。中国的每一次科技突破都将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代表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也让我们对中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