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曾几何时,网上开始流传“北京四大禁地”的说法儿。所谓的“禁地”无非就是因为不面向公众开放,一般人进不去、看不到里面什么样,所以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因此也叫四大神秘地点。实际北京作为首都、政治中心,这样的地方多得是,所以也有八大或十大之说。其实就算是十大也概括不过来,不过是因为知名度的问题,有些众人皆知,就入选了“几大”行列;有些相对“小众”也就没入选。
十大神秘地点版本中,包括西城的礼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老北京曾经流传一句话,叫“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意思是说礼王府房子多,豫王府的围墙高。原礼王府规模确实很大,共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正门、二道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后罩楼等;西路是花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东路是内宅,也就是礼亲王和家人居住的地方。
占地约30公顷,规模雄伟、院落深邃,不是一般王府能比的,这是因为礼王家的地位不一般。礼王全称叫和硕礼亲王,属满清最高爵位,而且是世袭罔替、即俗称的铁帽子王,始封者是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清朝开国功臣之一,清初四大贝勒之首,皇太极死后还差点儿当上皇帝,后来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首,号称“清代第一王”,地位尊崇。
但此宅并不是代善盖的,而是其孙杰书袭爵后所建,而且是改建。此地原为明末嘉定侯周奎的私宅,周奎是崇祯正妻周皇后的父亲,算是明朝末代国丈。他身为皇亲、家资巨富,宅院占地极广。顺治十六年二代礼王满达海被治罪,连同其子常阿岱皆被削爵,所遗亲王爵位转由常阿岱堂弟杰书继袭,称康亲王。杰书就将周奎私宅改建为王府,时称康王府。
乾隆四十三年,杰书曾孙永恩恢复礼亲王封号,此处才真正称为礼王府。说说礼王府所谓的神秘之处吧:传闻王府周围经常被三米多高的旋风环绕,然而奇怪的是,十步之外根本感觉不到一丝风。这个传说是出自一位人称“石大妈”的人之口,据说她祖上是礼亲王家的包衣家奴,亲眼看到王府墙外奇诡的旋风。
一时间民间流言四起,并“传出”了诡异旋风的由来,故事内容略显狗血,跟地主闺女爱上长工、王爷的女儿爱上唱戏的、宅门儿千金跟货郎私定终身是一个路子:说清末时的礼亲王有个二闺女,喜欢上了一个天桥说相声的后生。这位二格格常偷偷去天桥听后生说相声,还把自己会唱的岔曲儿教给他,终于二人私定了终身。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礼王知道后勃然大怒:堂堂一个格格,怎么能嫁给一个下九流的艺人(这可不算贬低文艺工作者,当年就是这个风气)?于是派人将后生抓了起来,并在狱中给他灌了哑药,再也说不成相声了;二格格也被关在家里,从此不许出门。后生出狱后,无法再从事原来的行业,就改行去弹弦儿了。但他始终难舍对二格格的情意,经常去礼王府后墙外弹奏,二格格在墙内唱和着两人以前常唱的曲子。
王爷听说后更加生气,干脆派人杀死了后生,二格格闻讯后自杀殉情。古人讲究横死之人不能入祖坟,礼王干脆就将她的尸骨埋在王府后院大槐树下,让其死后都不能出院,以解心头之恨。而那个后生的冤魂则化作旋风,徘徊在礼王府墙外常年不愿离去。诡异的旋风、院里埋尸、冤魂缠绕等传说,造就了礼王府“凶宅”的说法。
从此以后,因为不像恭王府、醇亲王府(花园、即宋庆龄故居)、雍亲王府(雍和宫)那样对外开放,又有传说的加成,所以神秘色彩浓厚,甚至被传为“邪地”。其实清朝倒台后,礼王府是可以进的,因为民国初期这里改成了华北大学校址,日伪时期作为华北学院校舍。解放后,五十年代初依然是华北大学使用,后来改为内务部,然后又改成民政部的办公地。
如今王府花园、即原西路建筑,大部分已拆除,经过改造后失去了原有面貌,东路北部有几处建筑尚存,中路主体基本保存完好。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使用,当然是不能参观的。所以现代的神秘感应来源于此,所谓的凶宅、邪地之说早已多年无人提及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