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沈 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治医师
张永巍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
晨起坐立、突然转头、体位改变、低头工作或走路时……一阵头晕突然来袭,持续数十秒后症状消失或者症状间断发作甚至持续发作。大众往往认为这是太劳累、没休息好,不必太在意;也有人认为头晕可能是颈椎病或者脑供血不足导致的。但您知道吗?头晕是不容忽视的,可由多诱因、多疾病所致,甚至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引起的,生活中需要我们早关注、早诊断、早治疗。
头晕是怎么回事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是一种“静态”的晕。头晕是头部的空间定向力混乱或受损的感觉,而没有运动错觉、幻觉或扭曲的感觉,常常被描述为“头昏脑涨”“头重脚轻”“晕乎乎”“不清醒”等。
头晕与脑部疾病
头晕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有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综合征及颅内肿瘤等。头晕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并发。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头晕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01
急性脑血管疾病
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脑卒中)、后循环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脑出血,等等。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头晕在头晕中占比并不高,但其病情最危急,严重时可致残,甚至致命。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头晕症状往往突然出现,通常伴有恶心、呕吐,同时合并有肢体无力、步态不稳、视力障碍、口角歪斜、言语含糊,甚至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若除了头晕外,还有头痛、颈部疼痛、面部感觉异常,还要强烈怀疑是椎动脉夹层造成的脑梗死。动脉夹层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内膜撕裂,发病前常有诱发因素,如颈部按摩、外伤、扛重物、剧烈运动等情况。
02
颅脑外伤综合征
头晕是头部外伤后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但通常不是真性头晕,而是主观感到头部昏昏沉沉、思维不够清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是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像没睡醒觉似的),也可以伴有焦虑、头痛、畏光、恶心呕吐、非旋转性眩晕、耳鸣等症状。
03
颅脑肿瘤
可以导致头晕症状,不同部位的肿瘤有不同的症状特点。比如,脑桥小脑角肿瘤(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可以导致头晕、眩晕症状,伴有听力下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症状;后颅窝肿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则表现为枕部头痛,呈向前放射状疼痛,伴有头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病程后期还可出现周期性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
头晕该怎么查
不同病因导致的头晕需要完善不同的检查。与大脑相关的疾病,如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综合征及颅脑肿瘤等引起的头晕需要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01
颅脑CT检查
它是急诊和门诊患者最常见的检查之一,也是头晕患者就诊后必须做的检查。颅脑CT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对脑出血、脑梗死、颅脑肿瘤等颅脑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因头晕或者其他不适去医院就诊,当医生怀疑有大脑相关疾病时,需要立即做颅脑CT排除脑出血,但对于脑梗死,一般在发病24小时后CT才可显示病灶,这是因为颅脑CT对于较小的腔梗病灶,且发病时间较短的脑梗死并不敏感,这也属于CT检查的局限性。
02
颅脑磁共振(MRI)检查
较CT更为敏感,能发现颅内更多以及更小的梗死灶、颅内畸形、颅脑肿瘤及其他异常病变,脑功能弥散成像(DWI)还能确定脑梗病灶的新旧时间。因此怀疑大脑疾病导致的长期或反复头晕、眩晕、头痛,或突发头晕并且不缓解,都有必要去做颅脑的MRI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03
头颅血管检查
怀疑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头晕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头颅血管的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动脉CTA等。这些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颅内外血管的情况,如颈动脉有没有斑块,有没有血管狭窄、畸形和颅内动脉瘤等。通过脑血管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头晕的原因,能及早发现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大降低患上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发生头晕时,该如何应对
01
确保安全,防止意外摔倒
出现了头晕症状,如有站不住、眼前发黑等,尽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找一个能依靠的东西,甚至可以立即坐下或躺下,防止意外摔倒。同时避免头颈转动,避免过度精神紧张。伴有剧烈呕吐时,需侧躺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02
及时拨打120
突然出现头晕症状,且持续不缓解,伴有血压急剧变化、剧烈头痛、呕吐,或者偏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等,强烈提示脑卒中可能,切忌自行服用阿司匹林、保心丸等药物,应分秒必争,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免错失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增加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
03
配合医生的救治
如头晕症状较轻或发作较短时间后自行缓解,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根据既往的报告或者根据经验进行自我诊断,以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到达医院后,配合医生说明发作的情况,包括头晕发作前在做什么,以及发作时的症状特点、伴随症状、持续的时间、既往的病史等,帮助医生快速作出判断,完善相应的检查,及时处理。
头晕的治疗
在临床的疾病诊断过程中,针对头晕的不同病因,其治疗策略也相应不同。
01
急性脑血管疾病
对于超急性期的脑梗死,符合指征者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药物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越早用药溶栓效果越好。其他的药物疗法还包括抗血小板或抗凝、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活血药物等药物治疗。由脑出血导致的头晕,需要在明确诊断后立即控制血压、止血、脱水降颅压,防止并发症等。
存在大血管闭塞的脑梗死可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来取栓,开通闭塞的血管,这也是目前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不管是溶栓还是取栓,都有时间依赖性,因此一旦出现头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卒中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02
颅脑外伤综合征
颅脑外伤患者首先要排除外伤性脑出血脑挫伤,治疗上主要是对头晕及其他症状进行对症止晕等治疗,同时加强心理疏导,消除顾虑。鼓励适当锻炼,尽早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必要时也可以配合理疗、针灸、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均有助于症状的恢复。
03
颅脑肿瘤
由颅脑肿瘤导致的头晕,关键是针对肿瘤的治疗。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还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中医治疗等治疗措施,强调规范化和个体化。
转自: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