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济南时报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近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第25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和《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前段时间,调查机关发布初裁公告,初步认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丙酸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4年7月21日起,对被调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近日公告指出,终裁结果认定美国丙酸对华倾销属实,将自近日起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43.5%,期限5年。调查始于去年7月21日,于今年发布初裁结论,认定倾销成立。丙酸是应用广泛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医药、农药领域均有应用。中方加征关税决定,同世贸规则一致,这与美方在涉俄问题上的单边制裁,具有不同性。除因美方倾销原因,加征反倾销税外。与此同时,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透露将因涉俄因素,在今后几周内对中国等国实体实施新制裁。
在这关键时刻,美国财长耶伦对我国喊话:一定要冷静,中国不能对美国进行反倾销调查。耶伦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可笑,要知道美国刚宣布,要对中国电车征收100%的关税,并将会生效。而美国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商务部对电车进行补贴,企图以低价格占领美国市场。要知道我国早就在2021年,就彻底停止了对中国电车的所有补贴,所以美国说的理由,就是无事生非,强行扣帽子。
事实上,我国多家企业就已针对美国向台出售武器一事,采取了反制措施,到了7月12号,我国外交部再次对美方一些军工企业人员采取反制措施。如今中方对美的反制仍在继续,近日,我国商务部再发公告,将会对美国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丙酸,征收反倾销税。美媒对此表示,此举将会进一步升级中美两国紧张的贸易关系,但中方的反制措施并非本意,如果不是美国一再挑衅中国主权,限制中国发展,故意抹黑中国形象,那中方的反制措施也不会有。
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商务部刚刚宣布了新的反制。去年7月,中国商务部发起了对美国丙酸为期一年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商务部官网在近日发布了最终裁定,确认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存在倾销,因此从近日起,对产于美国的丙酸征收43.5%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五年。毫无疑问,中方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美两国紧张的双边贸易关系进一步升级,发生“贸易战”的可能性继续增大。
事实上,尽管近年来美国以应对“中国经济挑战”为由祭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政策组合,但从全球产业发展史来看,中国通过持续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扩大高水平开放而在全球制造业高、中、低三个产业链均占有重要地位,这样的格局有其内生的产业和市场逻辑。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枢地位还将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后续还将继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因此,强行对中美经济进行“硬脱钩”,挥动关税大棒,只会费时耗力并且适得其反。
近日,新加坡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院士、资深外交官马凯硕在阿联酋战略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场讲座中,谈到了中美关系。他指出,美国无法遏制中国崛起。
据报道,马凯硕表示,美国认为将有近十年的时间来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他强调,毫无疑问,美国将利用这段时间加大对中国的压力。
针对“中国想成为世界第一吗”这一问题,马凯硕认为,“中国想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并不寻求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
至于今年美国大选可能对中美关系造成的潜在影响,马凯硕表示,无论谁入主白宫,中美竞争步伐都预计会在未来十年加速。选举结果可能无法改变任何事,也可能改变一切。
他对此解释说,从一方面看,尽管今天的美国是一个严重分裂的社会,美国人无法就任何事情达成一致,但他们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是时候遏制中国了,所以无论谁当选下任总统,遏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从另一方面看,如果特朗普获胜,他当然会继续对抗中国,但他可能走向极端,把一切变得更糟糕。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的合作与发展对全球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美国一些政客却执迷于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对话与合作才是解决中美分歧的唯一正确途径,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希望美国能够停止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打压,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