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江淮地区的高温天气进一步加剧。今天早上6点左右,合肥市民已经感受到了35℃的炎热。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警,安徽北部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一大早,合肥晴空万里,阳光直射地面。实况显示,安徽大部分地区今天又将是酷热的一天。早晨3时至5时,霍邱气温连续三小时位居全国气温排行榜第一。大皖新闻记者查询数据发现,6点10分,合肥市气温达到28.3℃,伴随97%的高湿度,体感温度已达35℃。仅20分钟后,6点30分合肥市气温上升到30℃,相对湿度降至91%,体感温度升至37.1℃。
近日,“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引发热议。据报道,7月2日17:50北京实时湿度为76%,而深圳当前湿度为66%。网友纷纷评论称“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终于也体会到回南天的痛了”。
今天,“安徽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高温加上高湿度不仅来得早,而且持续时间长。今早,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华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甚至可达40℃以上。
有网友路过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发现户外大屏切换到了电扇模式,几个巨型电风扇画面不停地向市民左右摇头,假装给过往的行人吹风。这种视觉上的清凉也成为网络新梗。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要求全市大建设项目工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夏季高温天气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休息环境,确保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生产生活安定有序。针对高温期间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全市将进一步完善夏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增强高温天气作业人员预防中暑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
各作业单位应按照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改善一线工人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例如,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当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高温期间,各在建项目要做到合理安排工序和工作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确保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司机上岗情况与作业工人作息时间一致。休息时段,这些设备要关门上锁,严防无证人员随意开机。同时,作业区和宿舍区须保证良好的防暑降温条件,特别是地下室、人工挖孔桩、管道等密闭作业环境,要保证通风措施。
建设部门提醒,各工程项目部不得以职工宿舍闷热为由,擅自将职工安排进入在建工程内住宿休息。要在施工现场提供足够的茶水、清凉饮料,并配备急救器材和药品。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需重视夏季高温天气对施工安全工作的不利影响,针对性做好防暑降温、防疲劳作业、防高处坠落、防火灾、防汛防台风等工作,积极防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