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7月2日17:50北京实时湿度为76%,而深圳当前湿度为66%。网友对此评论称,“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终于也体会到回南天的痛了”。随后,“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这一话题登上热搜。
南方网友纷纷向北方网友支招如何应对湿热天气,建议打开窗户通风、开启空调抽湿,并且要勤拖地。据中国天气介绍,未来三天(7月3日至5日),北京将有多分散性降雨,最高气温维持在30℃以上,湿度大,这种闷热状态还将持续。
与此同时,“河南像行走的水煮蛋”、“杭州人出门像进了空气炸锅”等话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下午,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江西等地出现大片高温,不少地方气温达到37℃以上,配合40~60%的相对湿度,体感温度接近40℃,闷热感显著。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明天(4日)高温范围将达到本次过程最大,覆盖从华北南部到华南中北部的大片区域。随着副热带高压引导闷热潮湿的夏季风北上,华北中东部和东北中南部地区也将感到非常闷热。
预计一直到下周初,河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中东部、湖南北部等地将持续高温。其中,河南中部、江苏中部、浙江、湖北西部部分地区气温将达到或超过40℃,极端高温强度明显。不仅白天炎热,夜间也不凉快,华北中南部以南的大部地区最低气温维持在25℃以上,黄淮南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会接近甚至超过30℃,全天候闷热。公众需注意防暑降温补水,老人和孩子等重点防护人群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谨防中暑。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建议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16点这个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段出门;出门记得携带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装备。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想起补水,还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室内空调温度也别调得太低,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让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