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洪江 · “96”洪灾28年祭
作者:廖开顺
1996年7月老洪江发生特大洪灾,今年是它的二十八年祭。二十八年过去了,回忆起来依然惊心动魄。
三湘四水一湖的湖南,自古以来都是水灾多发之地。湖南全省性的大洪灾,史书上叫做大水年的,平均每百年,秦汉时期发生1次,三国两晋南北朝3次,隋唐五代3次,宋代7次,明代53次。元代虽然没有全省性的大洪灾,而一般性水灾次数却超过之前所有的朝代。可见元明以来水灾最为严重,这与元明以来湖南人口增加,山地过度开发有关。
今怀化市所辖地区,在清代267年中,发生大洪灾106次,平均2.5 年一次。洪灾有山洪灾和江洪灾之分,老洪江的洪灾都是泄洪不畅的江洪灾,而源头则是上游的山洪灾。
六七月是老洪江洪灾的高发时候,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样面对洪水的。例如,1931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沅水和五溪支流连日暴雨,大小河流一起发洪,沿河房屋全被冲走,仅塘坨一带就卷走房屋数百间。1938年6 月沅巫两水同时暴涨,洪峰高达七丈,沿河地带一片汪洋,倒塌房屋166 栋,人畜淹死难以统计。1942年6 月也是大雨滂沱多日,河水高涨数丈,塘坨、岩码头、炮铺桥一带河水汹涌,河面漂流的木头数以万计。
当代的较近年代,曾经有1970年的特大洪灾,淹上了洪江大桥,当年我去外乡插队,没有亲眼所见,而对于1996年的特大洪灾却是记忆犹新,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洪水中的老洪江
1996年7月,也是沅水和巫水都发大水,巫水更加凶猛。17日清晨巫水汹涌为第一波洪峰,席卷的木头、木板、烂船、树枝等等杂物,像小山一样堵塞在洪江大桥。洪水吞没了桥面,淹没了巫水路,涌进了新民路。大桥堵塞的洪水回流到上游,低洼的田湾一片汪洋。
巫水河洪水
洪水淹没洪江大桥
田湾是当年洪灾的第一个重灾区,17日清晨沦为孤岛。田湾有三幢六层楼的居民宿舍,洪水逼近三楼,旁边还有振兴化工厂,以及其他低矮的民宅都淹在水中,上千居民被洪水围困。因为我的母亲被困在田湾,我目睹和参加了抢险全过程。
洪水淹没塘坨市场
17日清晨,市防汛抗洪抗指挥部的主要领导都赶到田湾岸边,还有时任怀化行署副专员、现任省政协主席的李薇薇。当时没有船筏和最急需的抢险工具,他们都在焦急地拨打手机,多方联系和调度。当年全国各地都比较缺乏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和物资准备,往往临阵磨枪,各地的防洪大堤也多是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以后兴建。
老洪江1996年的洪灾,来得快,水势凶,最高水位达到183.67米,超过警戒线11.27米。老洪江全境被分割为18个孤岛。李副专员试图调动会同县的机船顺流而下来洪江支援,结果船只不能航行。当年洪江还向省里求援。远水救近火虽然也有必要,但是,在当时的田湾,洪水一寸寸上涨,与巫水早就连成一片汪洋,必须当机立断,就近采取措施。
老洪江自有临危不惧的好水手。时任交通局局长的邓学平找来十来根硕大的尼龙缆绳,航运公司拴船用的,一头拴在岸边,他与几位领导干部肩负绳索,跳进洪流,游到已被洪水淹没半截的振兴化工厂大楼,拴住缆绳,作为中转站,缆绳再向居民宿舍延伸,栓到三层楼的阳台,开辟了生命通道。
那天的大雨从早到晚都在倾泼。市武装部军官带来民兵应急分队,用周边群众献出的门板、木材,从工厂找来一大堆蚂蟥铁钉,钉成木筏,手拉缆绳冲向激流。随后有公安干警从巫水下游找来一条小木船,武警扛来橡皮筏,立马充气成舟。这些船筏沿着缆绳救人。从早晨到下午三点,田湾灾民全部救出。
1996年7月的洪灾,沅江上也是一波波洪峰扑来,满河漂流着灾难,甚至有木楼架子半卷在洪水中漂流。李副专员乘船前往岩门救灾第一线,木船险些被巨浪掀翻。
洪灾中涌现出无数的抗洪抢险英雄,为了群众他们挺身而出。例如沅江路派出所副所长范洪喜,日夜守护在辖区河边,连夜一户户通知居民转移,亲自为五保户搬家,沅江路水深4米时,他不顾随时可能卷进激流,划船赶到低洼地段,历经三个小时,救出八名群众。范洪喜两天三夜不曾休息一刻,2005年他因病英年早逝,生前是老洪江十佳民警,省市“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个人。
沅水发源于海拔千米以上的贵州高原云雾山,湖南托口镇以上叫清水江,一路纳入无数溪流和小河,经过老洪江时已经奔流400多公里。巫水发源于城步巫山,到老洪江168公里,一路崇山峻岭,山洪暴发频繁。老洪江的洪灾,既有大自然的原因,譬如春夏之交贵州高原及湖南结合部的多雨、大雨、集中降雨,地质结构容易暴发山洪等,更有明清以来人为的原因。
从明代开始,清水江流域开始原始性的大开发,朝廷屯军,大量移民迁入,垦殖山地。清代大规模采伐林木,水土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民国时期更是怀化地区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高峰期,战乱和匪患不断,社会动荡,民生无主,百姓贫苦,抗灾与治理能力极弱。
违背自然规律的经济行为也严重破坏自然生态。从1958年“大跃进”时代到70年代,全国推行“以粮为纲”,处处毁林开荒。70年代我务农时期,冬季的一项主要农活就是开荒,曾经连片开荒十几里,砍光树木,挖出树根,砍出隔火带,然后连片烧山,熄火后开出旱粮梯田,或者直接播种包谷高粱。
20世纪80年代,南方九省市开放木材市场,可是缺乏保护森林的有力措施,滥砍乱伐极为严重。沅水上游的锦屏县,仅1985年的伐木量达到40万平方立米,一年砍掉了全县木材蓄积量的十分之一,开创了建国以来的砍伐最高纪录。巫水上游本来也是处处青山绿水,也因为大办乡镇企业,造成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
20世纪90年代,大自然回应了80年代的生态破坏,湖南全省洪灾频繁,历史上少见,10年中有7年全省大部分发生严重洪灾,95、96、98、99四年特别严重,经济损失难以估价。
96特大洪灾,老洪江直接的经济损失将近12亿元,间接的损失无法统计,老洪江企业所承受的,几乎是灭顶之灾。
洪水涌进洪纺印染分厂
值得欣慰的是,1996年抗洪,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合力,勇战洪魔,创造了全市没有一人遇难的奇迹。更值得欣慰的是,洪水没有冲垮老洪江人的意志,重建家园,新的老洪江正在崛起。
“96”洪灾,二十八年祭,不忘当年的抗洪抢险,不忘二十八年绝地求生,重建家园。更不要忘记,老洪江过去的繁华,曾经得益于沅水和巫水上游丰茂的森林资源。当大自然不能承受索取和破坏的时候,它会以灾难警示人类。
谨向为《洪江人》微信公众平台
提供资料和图片的作者致谢
热门
天南地北洪江人大拜年丨洪江古商城夜景
烟雨洪江震撼来袭丨《我和我的祖国》
全域旅游规划丨航拍洪江丨洪江美食丨3614
当成都遇见洪江丨巷子里的洪江话丨洪江本土难题
洪江是哪个省的丨教毛毛港洪江话丨笑死个人
洪江邀请函丨补鸡子和叶嘎丨洪江全景图
···································
部分洪江人专题
向同华丨邓雨婷丨石凯丨胡睿丨李云香丨杨武成丨刘镜伟丨刘文颖丨杨春秀丨张金福丨林刚丨杨兰丨李卫东丨李肃珍丨曹剑丨滕召华丨朱艺丹丨易粒沙丨刘孝龙丨赵亚米丨朱普焯丨沈秋林丨向俊丨吴丹丨杨仁洲丨顾清扬丨刘国栋丨郭承皓丨王德福丨嵇飞丨薛虹丨卢小娜丨粟辉丨周春华丨朱建军丨王举信丨王一丁丨王又凡丨王翼凡丨王平凡丨禹玉兰丨曾照辉丨刘亚琼丨李辉桓丨阳惠生丨町安扣丨佘小平丨杨骊珠丨何如莹丨唐夜龙丨刘朝晖丨李云兰丨蔡自德丨陈善仪丨阮玉庆丨曾惠初丨陈少云丨毕维德丨王秉鏙丨杨光明丨肖激文丨吴兆麟丨沈家庄丨薛根生丨杨思喜丨向培均丨任洪明丨梁真香丨张帆丨李峥丨陈颖萍丨陆莎莎丨丁宏翔丨梁华陵丨...(持续更新中,如果您也想寻求报道请联系)
···································
联系
洪小编:hongjiangweixin
安安:505808935
··································
投稿
12102179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