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
是
两位
热心市民
讨论而引起的故事
……
市民甲:
如今,港口医院可厉害了。
阜外来了,北京协和也来了,连外地人都慕名来手术。
市民乙:
白胡咧咧了,现在叫阜外医院好不好?
市民甲:
你看这两栋高楼,
连敦化路公交车站都叫“青岛阜外医院”了。
市民乙:
是啊,这南面一座老楼,北面一座新楼。
不知道里面怎么布置的?
小编听到这里,忍不住请教了大BOSS,恰好南楼刚刚维大修完工,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两栋姊妹楼正规称谓:南面的老楼叫南楼,北面的新楼就叫北楼,中间还有三层连廊相接。小编曾经还误以为会叫A楼和B楼,俺青岛银就不喜欢什么都分为AB,A还能接受,一听到B楼就觉得膈应人!
《南楼、北楼以及连廊!》
1
南 楼
城依港建,城兴港盛。依托百年大港,成就百年老院。
从医疗所到医务室,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历史,新中国成立前根本就没人知道,也不会有人设想有一天青岛港里还会建起医院。
1949年6月2日,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路部队占领沙子口,青岛港迎来2名军事管委会的医务代表,接管了大门紧闭的大港码头管理处医务室。次年春天,更名为卫生所。
1952年三反后更名为卫生科诊疗所,直到1953年春天,正式成立为青岛港务局职工医院。职工由2人,增加到5人,职责是为港口职工处理各种意外伤等基础疾患。
1963年更名为青岛港务管理局职工医院,然后又经历了交通运输部青岛港务管理局职工医院等。直到1985年,为了适应对外开放需要,医院正式更名为“青岛港口医院”。在此期间,医院主要服务港口职工,先后在港区、新疆路、热河路无棣一路、陵县支路等地面向港口职工和周边居民家属等开展诊疗活动。
随着青岛港的发展,医院也得到扩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青岛港投资1919万元,在青岛市东部建成了一座现代化医院,并于1991年7月31日通过验收,地上17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可设床位350张。
1992年,医院自陵县支路至南京路。在为港口职工服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外服务范围,两年后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青岛东部地区有了第一家规模化医院,急诊覆盖整个青岛东部城郊区。
2002年春,青岛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港口医院装修改造工程开始,历经10个月的施工,次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 2004年3 月门诊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至此,病房楼加门诊裙楼的格局保持十余年不曾改变,一直称之为南京路医院大楼。尽管,医院自2006年改为阜外医院已经十多年过去了,很多老市民一直沿用港口医院的称谓。
所有港口医院的记忆,多是指老楼——南楼。
港口医院大楼曾经一度成为南京路地标性建筑
2
北 楼
北楼,最早称之为心脏中心大楼,建设期间项目名称为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改扩建工程。
为何建设心脏中心大楼,先从阜外说起。
早在1998年,北京阜外几位大牌专家就曾到当时的港口医院坐诊和开展学术研究。同年,青岛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携手,成立了青岛协作中心,开展了系列健康研究,并荣获了一系列国家级奖项。
接下来的几年,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
2002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青岛协作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7月,青岛心脑血管病医院挂牌;
2006年5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盛大开业。
港口医院向阜外医院过度,成功实现了三级跳,南楼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和承载者。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成立,在服务岛城居民的同时,服务半径扩大到山东半岛,甚至是外省疑难心血管病患者也陆续前来就诊。
在北京专家团队带领下,青岛阜外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开展,国内首例心脏左室游离壁破裂抢救成功、山东省第一台微创取血管搭桥、第一台大血管外科手术……青岛阜外实现了强强合作后的快速发展。扩建新的病房大楼,成为迫在眉睫的第一要务。
到2009年,医院第一次实现月度心脏手术200例,年收入超过亿元,发展势头强劲,为了节约医疗用房,甚至提出过行政科室拎包办公的设想。
为了做大做强,在青岛强力支持下,2010年12月4日心脏中心大楼奠基。国家、省市部相关领导出席,目标是高标准建设一座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心血管病专科病房大楼。
在心脏中心大楼建设前后一段时间,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心脏中心探索实行病区管理,住院病人日趋饱和,手术量不断增加,北京阜外开展的手术,除心脏移植外,青岛阜外几乎全部开展。由于青岛地区大型三甲医院之间的激烈竞争,到青岛阜外医院手术的多是疑难复杂和高龄患者,在应对这一挑战的同时,本土医务人员的经验和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2013年4月,地上21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可以容纳600张病床的心脏中心大楼封顶,青岛港总计投资超过7亿元,青岛阜外医院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北楼敦化路仰视图
2016年7月1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等整体搬迁到新大楼,搬迁后的老大楼仅剩下康复中心等几个专业。
由于电磁波影响,医院最主要的医技科室——超声科一直在老楼,大量新楼住院患者面对突然扩大的住院大楼,发现检查多有不便。
一时间,大家只好以新老楼称呼两栋建筑。由于两栋建筑都采用欧式风格,很多第一次来的患者站在南京路入口蒙圈了,哪个是老楼?
为了便于辨识,医院从院内标识系统开始,着手统一规划新老楼,逐渐规范称呼心脏中心大楼为北楼,原大楼为南楼。
2017年12月,南楼维大修完工,急诊科、中医理疗科、妇科门诊搬回南楼开诊,全部标识就位,南北楼成为正式称谓。
南楼、北楼整体有机结合,敞开怀抱迎接各地患者,造福更多社会百姓。
3
南北楼布局及连廊
作为国企举办的公立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医院的布局和设置首先要考虑方便就诊职工和外来患者。
在介绍南北楼布局之前,再介绍一下里面高大上的软硬件,让围观的吃瓜群众一睹芳容!
在这里,有最前沿的医院设计理念
作为心血管病专科特色医院,心脏中心位于北楼黄金位置。门诊位于4层,同一楼层可以实现挂号、缴费、初诊以及运动平板等检查,心电图检查在100米内即可完成。5层是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6层麻醉科手术室,7层心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8楼检验科和净配中心。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内外科一体化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心血管病患者,这也是心血管专科医院独树一帜的特色。
在这里,有国内最顶尖的医疗设备
按照一流心血管病医院建设标准,配备了最先进的导管室(北楼4间、南楼2间),创造了一天43台介入手术的纪录。同时建设了8间百、千、万级外科手术室,心脏外科具备4台同开的条件,建设了山东省第一个复合手术室。磁共振、CT、彩超等设施设备可以为各类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检查诊断。
随着北京协和医生青岛工作院的成立,装备一新的手术室具备了骨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最高级别条件。
在这里,有国内最顶尖的专家教授
北京阜外专家团队自2006年开始常驻青岛开展工作,国内知名的电生理老专家余培桢周一到周五门诊。副院长凤玮不仅全面负责心脏中心发展协调,而且每周坚持在青岛为患者手术。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王欣;冠脉介入专家窦克非、崔锦刚;先心病介入放射专家徐仲英;射频电生理专家张奎俊、任晓庆;以及大血管外科、小儿先心外科等专家也定期到青岛手术。同时,北京阜外专家团队的麻醉、体外循环、超声、护理等专家也常驻青岛开展工作。
伴随着北京协和青岛工作院的成立,以北京协和大外科主任兼泌尿外科主任李汉忠教授领衔的协和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外周血管等)专家团队也定期到青岛坐诊手术,李书纲、郑月宏、刘跃武、李小毅等出诊信息请关注医院微信订阅号,点击预约挂号。
在这里,有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医院南北楼投入使用后,实现全院所有检查均在室内完成,位于北楼2、3、4层的连廊分别和南楼的2、3、5层连接。几乎所有病房均具备了独立卫生间和洗漱间。护士站位于各病区中间位置,一键式呼叫系统等信息化设备也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在病房设计之初,把最好的位置全部用于病房,医院一半以上的病房均是面朝大海的海景房,使得各地患者在住院治疗的同时可以综合调养。
医院现有临床、医技、查体、行政后勤科室30多个,按照各自专科特色和相互协作需要,随着南楼维大修的完工,急诊科已全部迁到南楼1层,中医理疗科迁回南楼装扮一新的国医馆,超声科也于上周迁回南楼二层。
南楼、北楼,通过中间的连廊紧密结合,所有患者不用出院区门就可以完成所有检查和治疗。
市民甲:
原来南楼和北楼是这么来的。
市民乙:
是啊,当年的奥运保健医院,明年青岛又要办大会,一起看看布局图。
市民甲 :
先看看北楼有哪些科室……
北楼索引
心脏中心等临床科室和除超声科以外的医技科室都位于北楼
市民乙:
再看看南楼有哪些科室吧。
南楼索引
康复中心、行政科室以及急诊(胸痛中心)、妇科、口腔科、中医理疗科、超声科等位于南楼
南北楼之间的连廊怎么回事?
北楼2层和南楼2层斜坡式连接(轮椅、担架车可通过)
北楼3层和南楼3层楼梯连接(仅限行人)
北楼4层和南楼5层楼梯连接 (仅限行人)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南北楼所有住院患者不用出建筑物就可以完成所有检查。
这就是南楼、北楼以及连廊的历史形成简要轨迹。
值此南楼维大修完工之际
谨以本文献给那些陆续加入到青岛阜外医院团队的同事、北京专家团队和所有社会患者朋友。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