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对夫妻因男方患罕见无精症,多年全球奔波尝试多次试管婴儿均以失败告终。传统治疗方式需睾丸开刀、反复抽吸,痛苦且风险大。
哥伦比亚大学生殖中心开发的“STAR系统”为这对夫妻带来了希望。该系统结合了人工智能与高解析摄影技术,在一小时内从“几乎空无一物”的男方精液样本中捕捉超过800万张显微影像,成功找出几颗“隐形”健康精子。主任威廉斯医师表示,这比在十座足球场找针还难。传统技术需要两天才能找到一颗精子,而STAR系统只需一小时,并能精准定位并自动提取,避免伤害精子,极大提升了成功率。
这对夫妻成为首批受益者,妻子移植受精卵后成功着床,已怀胎五个月。她表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目前,“STAR”技术仅在该生殖中心提供,费用约为3000美元。威廉斯期望这项技术能够尽快推广,帮助更多无精症患者实现亲子梦。
康奈尔大学胚胎学教授巴勒莫审慎指出,部分极端无精症患者即使使用AI技术仍难以找到精子,仍需人类专业与临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