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静水君和宝莲生物(835424.OC)杠上了!
要说这家仅在新三板挂牌半年就匆匆摘牌的企业有啥特别之处,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第一次听闻宝莲生物,是在2016年1月中旬一个券商朋友的饭局上。该老兄当天刚从宝莲生物位于宝应的生产基地尽调回来,唏嘘不已。一问,老牌PE投资大牌券商保荐的新三板项目,怎么会连这么粗浅的财务造假也看不出来?
他苦笑着:2015年宝莲生物营业收入1个亿,却支付1.2亿(2年原材料采购总额的80%)的预付账款给农户用于收购原材料甜叶菊;毛利率70%多净利率40%的企业,2015年中报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6000多万,根据企业现场提供的2015年9月份报表,公司账面可用货币资金仅为18万元;宝应生产基地的尽调也是,一堆破破烂烂的罐子,再加一群上了年纪的宝应大叔大妈;更好玩的是,声称要2017年IPO的高科技潜力股,财务总监兼董秘却声称能力不够,谈话间表露近期要辞去相关职务,安心当个财务经理就好。
下表为宝莲生物的预付款情况:
这当然是酒桌上的一个笑谈(不必当真,也不要问是哪家券商朋友),诸位笑笑就好,可静水君却上心啦!(不仅自己跑去调研,还暗地里搜索了不少资料,注意:本人只是好奇!)
回来一查公开资料,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截至2015年6月30日宝莲生物应收账款余额为6130万元,公司第一大客户成都绿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2972万元,而该所谓的第一大客户注册资本仅为50万元;从公司原材料甜叶菊角度来看,市场供给相对充分,基本不存在宝莲生物所说的需要预付2年原材料采购总额的80%的情况,另外,从基本常识判断,如果对农村合作社没有一定的掌控力,那么提前预付资金也并不一定能保证原材料的供给,更不用说一次付款就付2年的,这很令人生疑。结合券商朋友的说法,虽然不能百分百断定宝莲生物财务造假,但有猫腻一说肯定是跑不掉了,静水君也准备对其进行持续关注。
果然,事情越来越好玩了!
2016年4月1日,据挂牌仅2个多月,宝莲生物公告称,鉴于公司审计机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聘期届满,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结合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公司董事会拟聘请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15年度审计机构,聘期一年。
4月11日,宝莲生物再次公告,因工作时间安排原因,为确保财务报告质量和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将年报披露日期从原定的4月11日延期至4月26日。
仅10天之后,也就是4月21日,宝莲生物的大股东同时也是董事长的周爱琴,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60万股,套现约800万元。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当天公司股票成交额为970万元,成交量为70万股,大部分是这位董事长的“跑路盘”。
以下为周爱琴的简历:
4月26日,宝莲生物又将原定当日的年报披露期延期至4月27日。
4月27日,宝莲生物再次公告,由于年度审计、年报编制等相关工作尚未完成,公司预计无法在4月30日前披露2015年年报,申请延期至6月30日之前,并自4月28日起停牌暂停转让。当晚,主办券商广发证券也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不得不说这风险提示公告来得可真及时。
瞧着宝莲生物年报苦苦憋着就是出不来,静水君也着实为他暗暗着急:挂牌才3个月这戏就演不下去了,多不好玩啊!
可是,没想到更“好玩”的事来了。2016年5月3日,宝莲生物公告《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审议通过股票发行公告,苏州苏信嘉会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赵东明分别以债券认购股票,认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6元,融资额不超过人民币2200万元。
怎么着这也多多少少算是一个利好吧,也算是给停牌被关的小散吃了一颗定心丸,慢着!
2016年5月16日,剧情再次惊天大逆转。宝莲生物发布《201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审议《关于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相关事宜的议案》等议案。该议案最终在5月31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正式通过,并于2016年7月7日公告宝莲生物将于次日终止挂牌。
尘埃落定!
从2016年1月20日宝莲生物正式挂牌新三板,到7月8日主动摘牌,宝莲生物风风火火的来新三板走了一遭,顺利完成债转股并成功实现董事长个人股权的解套,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可是,静水君却有点犯糊涂了:典型的农业企业登入资本市场案例,2013年先后投资2003万、4006万的上海融银和深创投(此处将南京红土、深圳红土合并计算)前前后后难道就没有发现一点端倪?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和主办券商广发证券真的履行了尽职调查和内核程序?4月27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4月28日即停牌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又有何用?
另外,尽管2016年6月20日实际控制人公告对未及时出席201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司股东所持股份以其各自受让或者增资取得公司股份时价格进行回购,可是资金使用的时间成本何在?回购就算是对新三板投资者最好的保护么?新三板这个中国纳斯达克的诚信和究责机制又体现在哪里?
不可否认,新三板是中国一个新兴的市场,难免会遭遇各种成长的阵痛。可是,任何有志于取得长足发展的市场,对挑战诚信和规则的行为应该都是零容忍的。纵观宝莲生物这半年主演的一出闹剧,静水君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徐志摩的几句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可与“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般洒脱不同,宝莲生物不仅轻轻松松捡走了投资者的资金,而且也可能带走了投资者对中介机构和新三板的信心和期待。
真心希望宝莲生物不会成为新三板之《再别康桥》的代言人!
声明:静水君是E掌教主费力请来的投行专家,文中内容解释权归静水君和微信公众号“E掌公司”。如需转载,请关注“E掌公司”后征求静水君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