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粘,又名桂花蛋,因为不粘盘、不粘筷、不粘牙,故叫“三不粘”。是河南安阳市的传统名菜,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清代。它不仅色彩金黄,蛋嫩沙甜,味道甘美,还富有营养,尤宜于老人、幼童食用。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因此,流传省内外。
相传,安阳有位县令,其父喜欢吃花生和鸡蛋,但因牙齿脱落难食其味。后又吃厌了家厨每天做花生糊和蛋糕。家厨便挖空心思不断变换作法,一次用蛋黄加水,放糖炒制了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炒蛋黄,老人吃后非常欢喜。后来在寿宴上,改用大锅制作,但炒得太稀,厨师急中生智,勾入淀粉,边搅边炒边加油。结果却比以往更为油润光泽,香甜可口。而且还不粘锅、勺,和盘,进食时也不粘匙,宾客连声叫绝。因此得名“三不粘”,在当地马上传开来。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安阳,当地官员向乾隆献膳“三不粘”。乾隆食后大悦,即命随员询问制法,带回京城。此后,该菜便在宫廷至家庭广为流传。
做法:1. 把蛋黄打入碗中,加白糖 2. 用清水把绿豆粉泡成汁,将其倒入蛋黄碗中,搅拌均匀 3. 起锅热油,把调好的蛋黄浆倒入,边炒边用勺不停地搅拌,并不断地朝锅旁淋入油 4. 炒约10分钟,至蛋黄浆变稠,油与蛋黄融合时,淋入香油,出锅装盘中即可。
对评判“三不粘”的质量,这还有个说法,有“四不”、“三看”,还要讲究一个“滑嫩”。四不指不紧、不粘、不出油、不汪水;三看指一看色二看形三看味,色:金黄带亮,火色均匀,不生不煳。形:外形饱满,无结块,无疙瘩;用勺舀,不流不散不板。味:味道浓香沙甜,口感爽滑细嫩。总之,吃完之后只剩下一个空盘和满口甜香便是好手艺。
三不粘软香油润、浓甜不腻,有益智、开胃的功效。鸡蛋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适合儿童和体弱者。蛋黄内还含大量卵磷脂,对软化血管有一定功效。
日本天皇曾经专门派人到中国买“三不粘”,空运回东京给他品尝,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美食的诱惑力可是十分巨大的,常常会让人日思夜想,那种牵挂,简直可以和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情相媲美。
欢迎关注美食吃货吧的微信公众号,这儿有你前所未见的美食,带你遨游美食世界,跟我一起作一个快乐的吃货吧!
微信号:meishi589
微信搜索:美食吃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