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蒙蒙亮时,涂某驾驶一辆改装后的小型货车运送勾兑的醇基液体燃料,向周边小型餐饮场所及农村流动宴席经营者进行销售。其勾兑窝点位于一处废弃土房内,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周围就是居民住宅区。
不久前,重庆市璧山区查封了一个非法储存、销售醇基液体燃料的窝点。今年4月下旬,璧山区安委办接到群众举报,称辖区内疑似存在非法储存和销售醇基液体燃料的窝点。安委办随即组织相关部门通过无人机航拍、入户走访、跟踪售卖线索等方式进行秘密调查。经过20余天的摸排,他们掌握了从储存窝点、运输车辆、销售网络到涉案人员的完整证据链。
5月22日,璧山区安委办联合多个部门对非法储存窝点和非法售卖现场进行查处。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执法车辆15辆,并调配特警、消防救援、医疗等力量。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7个白色塑料桶内存放了大量醇基液体燃料,现场条件简陋,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涂某将违法购得的工业甲醇非法储存在老家一处废弃土房内,并掺入20%—30%的水后冒充合法灶具燃料,以每千克4元的价格售卖给周边小型餐饮场所及农村流动宴席经营者。执法人员查封了约10吨非法存储的醇基液体燃料,扣押了一辆用于非法营运的小型货车,涉案金额近600万元。在专业运输队伍的保障下,涉案危险化学品被安全转运至专门的场站管理,案件已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醇基燃料又称“环保油”或“生物油”,主要成分为甲醇,具有毒性,通常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因其价格低廉,常被餐饮行业及食堂选为燃料。其闪点≤60℃,属于易燃危险化学品。近年来,“生物油”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易造成群死群伤。例如,2022年7月19日,四川省康定市一家餐馆因操作不当导致“生物油”外溢引发火灾,部分顾客在逃离过程中摔伤;2019年11月29日,贵州省遵义市一家餐馆因“生物油”泄漏引发大火,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个人和单位未经许可禁止从事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