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00万预约,《异人之下》提前预定下一个超级爆款? 质感与博弈并存!超级动漫IP加上大制作能否成功?腾讯的《异人之下》似乎为同行树立了一个标杆。这款游戏在粉丝效应上表现出色,在WeGame游戏之夜上几乎从头刷到尾,即便放在腾讯未发行的游戏版图中也是少见的存在。
上周四,《异人之下》迎来了第二轮PC端和移动端的“百相测试”。体验显示,这款游戏展现了高规格的制作水准,卡通渲染画面、电影级分镜和转场、3D格斗手感都与此前同类产品拉开了差距。考虑到该IP曾经历手游转型阵痛期,此次观感体验和整体素质超出预期。开发团队腾讯魔方工作室此前已推出过《火影忍者》,这次《异人之下》不仅是一次迭代,更是全方位的进化。
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异人之下》,那就是“质感”。从第一个宣发PV开始,审美品位大幅提升。许多玩家因为这款游戏去补习相关动漫,以便在游戏中对得上原著角色。游戏采用了业界常用的卡通渲染技术,但人物建模和场景细节把控达到了接近主机游戏的水平。开发团队在卡通画风和写实风格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使得画面既精致又不失动漫神韵。
如今国产卡通渲染游戏倾向于使用更写实的画面,但这种风格与动漫人物建模存在违和感。《异人之下》在光影表现和细节处理上尤为突出,远景贴图和近景建模保留了动漫风味,使得整体画面精致而不突兀。开发团队还在细节上下功夫,如主角张楚岚的动作设计符合人设,增强了玩家印象。功能系统切换也独具匠心,例如PVP匹配后角色自然转向行走,战斗结束后以水滴转场,彰显出与众不同的质感。
得益于出色的画面,游戏中的PVE剧情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质感。虽然主打PVP对抗格斗玩法,但通过电影化叙事推进剧情,最大限度发挥了IP内容魅力。二测剧情围绕王也下山调查幕后黑手展开,忠于原著的过场动画和镜头特写强化了角色刻画。玩家通过各种玩法成为参与者,增加了带入感。游戏中还加入了原创内容,如新BOSS凌九,提供了沉浸感极强的巨型BOSS战。
高品质画面和忠于原著的剧情打破了玩家的刻板印象。尽管是PVP格斗游戏,但在PVE玩法和剧情上的打磨带来了惊喜。PVE内容吸引玩家入坑,核心PVP格斗玩法则是长青基石。即使是对PVP格斗游戏不感冒的人,也能在《异人之下》中找到乐趣。游戏上手难度不高,没有复杂的搓招系统,新手可以通过攻击和技能配合打出基础连招。入门门槛低,连招逻辑简单,稍加练习即可掌握。此外,游戏加入博弈机制,提高了精通上限,防御、平招、普攻形成循环,闪避和援助技能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战斗更具趣味性。
不过,《异人之下》仍面临一些挑战。PVE内容有待改进,副玩法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所有玩家需求。PVP平衡也有待优化,角色技能差异明显,如诸葛升被吐槽过于强力。尽管如此,《异人之下》在视觉质感、战斗系统和IP还原上已足够出色,1500万预约量和WeGame之夜刷屏现象合理。腾讯魔方工作室用大IP加高规格制作重新定义了漫改格斗游戏,下一个现象级爆款或许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