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要想取胜必须付出努力。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学习如逆水行舟。高中这三年大家一定要从各个反方面做好准备,比干劲、比毅力。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一颗强大的心,胜不骄、败不馁,怀着必胜的信心,迎接高中,决胜高考!(考试成绩要想好,三好公开课少不了!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期末圈题课程。)
一、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1、运动学特点:,其大小、方向均不变。
2、受力特点: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
3、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各种比例关系都可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4、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地球上不同的纬度,g值不同。其方向为竖直向下。通常计算时,取,粗略计算时,取。
【例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B. 在空气中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时其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不相同的
【解析】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可知A、B项错误;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速度变化的快慢即为重力加速度,D项错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知C项正确。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如下:
1、三个基本公式:
【例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在两物体未着地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下落过程中,下落第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 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由公式可知C项正确;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可知D项错误。故选BC项。
【例3】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分别为多少?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
【解析】(1)由,得落地时间
(2)第1s内的位移为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
(3)下落一半的时间为,其位移为
2、三个特殊公式
(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
(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3)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和的关系是
【例4】一只小球自屋顶自由下落,经过途中高2m的窗子时,历时,求窗顶离屋顶多高?(取)
【解析】经窗子历时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即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从屋顶到窗顶历时,则
得
则屋顶到窗顶高度为
3、四个比例公式
1s末、2s末、3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
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例5】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B.
C.
D.
【解析】根据公式,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又,,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故选C项。
学习方法:
(文章转自网络,无法查询原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