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尤·别林基
▼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最终结局,也是无人能够折返的神秘目的地。无论是抱着平常心看待生死,还是站在超市货架边对着动物食材悲天悯人感叹命运不公,总之,你多少总会知道,跟无边的死寂比起来,在世上生活的光阴实在短暂,简直不值一提。
面对死亡的终极命运,有人唯恐避之不及,还有人反其道而行,与镰刀死神成了好朋友,没错,就是哥特文化爱好者们。他们在墓地漫步休闲、穿着(明显更适合葬礼场合的)“奇装异服” 、装备上遍布血迹的皮带和骷髅头 —— 长久以来,“黑暗” “死亡” 一直是哥特亚文化的关键元素。
哥特爱好者们对这种文化又是怎么想的呢?黑色真的就意味着死亡吗?一个浑身上下挂满骷髅的人,会不会内心深处对死亡十分抗拒?哥特爱好者也和其他人一样,有个伤风感冒就自己上网求医问药瞎琢磨吗?他们究竟如何看待 “死亡” 这回事呢?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世界最大的哥特文化节 —— 莱比锡 Wave Gotik-Treffen,看看这里的人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Yves, 29岁
Noisey: 你今天的打扮是死神吧…… 那么你对 “死亡” 这件事儿怎么看?
Yves:死亡没什么可怕的,人人都会死,为什么要怕?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享受生活就是了,没什么可挂念的。
你觉得 “死亡” 是一件迷人的事情吗?
当然了,毕竟没有哪个死人能回头告诉活人那是一段怎样的经历。说起来确实有人从鬼门关门前走过一遭,可他们也解释不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呐!所以死亡确实是件迷人的事情,一切都是未知的。
哥特文化总有着强烈的 “恐怖情结” ,你对此作何感想?
我们圈子里的某些人确实痴迷于死亡文化。大多数哥特迷对死亡没有恐惧感,反正这事儿逃不掉,那还有啥可怕的。
Carmen, 24岁 / Reika, 28岁
有人认为哥特爱好者痴迷死亡文化 —— 你们俩是这样的人吗?
Carmen:我觉得 “哥特” 和 “死亡” 不见得非要联系到一块啊……
Reika:我觉得也是。确实有哥特爱好者喜欢撒旦文化,但这两者确实不是一回事。
现在我们就在一块墓地里,为什么哥特爱好者会来到这种地方呢?
Reika: 因为这里比较平静吧,老实说这种地方确实很不错。当然了,我们不会总是哭丧个脸,也不会总抱着 “我希望自己已经死了” 这类中二想法。
你们是否认为哥特爱好者对 “死亡” 的态度比 “正常人” 更健康一些?
Carmen: 有些人可能确实是这样。也取决于你喜欢什么音乐吧,某些音乐流派的 “死亡气息” 确实更明显。
Reika: 我们都知道人生短暂,没人能够永生,但活在世上的这段时光确实很开心呀!我平时很少想到死亡这件事,偶尔想起的时候就只是把它看成是 “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而已。
Veronique, 36岁/ Yves, 51岁 / Hilde, 38岁
你们好,你们痴迷 “死亡文化” 吗?
Hilde:呃,我不确定这种感觉是不是 “痴迷” …… 只能说是一种对 “永恒” 的浪漫情怀吧。面对死亡,就是切身去领悟 “一切事物终将逝去” 这条大道理。
你们对 “死亡” 的态度是什么?
Hilde:我的亲朋好友之中有人去世了,这种经历每个人都不会陌生。这确实是很悲伤的事,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宗教信仰的观念里,这也是全新的开始。
Veronique:两年前我确诊乳腺癌,从那以后我时不时就会想到死亡这件事。有时候我会感到恐惧,觉得自己离死神越来越近,但就像 Hilde 说的,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人总是要死的嘛 —— 但如果我能选择的话,当然不是现在就把生命结束 ……
你们是否认为,迷上哥特亚文化改变了自己的 “死亡观” ?
Veronique:对我来说,因果关系恰好相反。正是 “死亡观” 让我投入哥特文化,因为在这里能够找到观念一致的同好们。
Marina, 27岁
行头不错啊!你属于哪种哥特分支流派呢?
Marina: 我每天的造型都是看心情而定!昨天我走的是浪漫路线,今天这身打扮属于 BDSM 风。
有人认为哥特爱好者都比较阴森恐怖,但我看你的打扮其实还挺活泼的,你怎么看待死亡这件事情?
Marina: 人人都想过死亡吧,毕竟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我们哥特群体倾向于用一种讽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你会经常想到死亡这件事情吗?
Marina: 当然了。但我不会感到害怕,就把它当成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就好了,它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每个人都应该学着把死亡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是健康的心态嘛。
Ceci, 29岁 / Emi, 26岁
有人认为哥特爱好者沉迷于死亡文化和恐怖文化,你们觉得呢?
Ceci: 也许吧。我个人来讲,痴迷的不是 “死亡” ,而是这种 “与主流相悖” 的观念,我对各种非主流文化都很感兴趣。
Emi你怎么想?
Emi: 我认为大部分哥特文化爱好者不是真的痴迷死亡文化,只是追求外在的造型吧。我觉得没什么深层的含义,就是觉得 “有意思” 吧。
有人说这种文化 “让人不再恐惧死亡” 。
Ceci: 也许是吧,他们让死亡这件事情不再神神秘秘。我对这一点很有兴趣。社会学研究里就有 “死亡的社会学意义” 这种研究题材,我也参与过,它的研究内容就是社会、家庭如何谈论死亡的话题。不过这里的讨论主体应该是死亡衍生出的文化,而非 “死亡” 这件事本身。
Emi:其实还蛮害怕死亡的,我可不想死。也许我应该像这些人说的那样,亲近死亡,这样心态能够更加健康一点,不再为这种事情而感到恐惧。
换个角度想,也许有一天你还能变成 “机械战警” 呢。
Sarah, 43岁 / Laura, 31岁
你一开始是怎样加入哥特文化圈子的?
Laura: 我喜欢哥特文学、电影、建筑,还有雕像。
Sarah: 小时候我经常能看见哥特党出没,觉得他们的造型特别酷!所以我也开始模仿他们(那时候我还没听过哥特音乐呢),后来我听了 Sisters of Mercy的歌,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有人认为哥特爱好者沉迷于死亡文化,你们觉得呢?
Sarah:我认为这是一种欣赏,我们不避讳死亡,而是敞开怀抱拥抱它。我们沉迷的是 “死亡美学” 。
Laura:死亡现在仍然是一种社会禁忌,我们不想回避这东西,应该庆祝才对嘛。毕竟人人终有一死。
你们害怕死亡吗?
Laura:不怕,我只是觉得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完成。要是我能提前知道什么时候挂掉就好了,这样我还能提前安排一下哈哈哈。只要还活着就要好好过日子、好好打扮,追求你想要的东西,做你自己。
Sarah: 我认为 “拥抱死亡” 背后的理念就是一定要对自己真诚。
其他人能从你们哥特党的死亡观里学到什么呢?
Laura:不要惧怕那些你不了解、控制不了的事物。我喜欢那句谚语 —— “宁可为了做过的事情而遗憾,也别因为当初没有做的事情而后悔。”
Mrs Chibichan, 31岁
你最初是怎么被哥特文化吸引住的?
Mrs Chibichan: 哥特文化圈子、哥特音乐、服装造型,都非常棒!而且我在这里可以完全自由做自己,好极了。
有些人认为哥特文化与死亡联系紧密,你觉得是吗?
是的。我喜欢死亡文化。我认为死亡并不是一切的重点,所以我才认为它充满了魅力。
你觉得你百年之后将会如何呢?会轮回转世吗?
不可能的,我认为逝者会以灵魂的形式继续生存,我对死亡这事儿毫无恐惧感。
不错!以后咱们俩要是都变成鬼魂说不定还能再叙叙旧!
Nadege, 29岁/ Zéphirin, 29岁
你们俩都喜欢哥特文化中的死亡文化吗?
Nadege: 我对 “黑暗” 的事物有一种19世纪风情的浪漫的迷恋。对这个话题我们一笑而过吧。
Zephirin: 哥特爱好者对生死的认识非常清醒,我们知道总有一天都会死去,与其忧心忡忡不如以哥特文化的方式直接面对。
那你们害怕死亡吗?
Zéphirin: 不。
Nadege: 不。
你认为死后会发生什么事?
Nadege: 什么都不会发生吧,我不信仰任何宗教。其他人可能不这么想,因为 “哥特” 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流派或者宗教思想,大家相信五花八门的各种神佛都很正常。
Zéphirin:我觉得我会转世重生,至于会在哪里轮回我就不知道啦,反正我相信这一套。
Dominique, 26岁 / Lea, 21岁
是什么吸引你加入哥特文化圈子?
Dominique: 玛丽莲曼森。六岁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他,当时就被征服了。
Lea: 可能是十岁的时候看的那一堆哥特音乐 MV 吧。
你的鞋子上镶嵌了两套“假牙”。你认为哥特爱好者都迷恋死亡吗?
Dominique: 当然了,这就是哥特文化的主题:与死亡相伴相生。这种信念可以催生出极具创造力的事物。
你认为这种 “创造力” 是纯粹的兴趣驱使,还是被 “对死亡恐惧” 刺激出来的?
Dominique: 二者皆有。这也许是件好事,但也会伴随着恐惧。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不管是什么,尽管过来吧,看看它们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新鲜东西。
其他人能从你们哥特党的死亡观里学到什么呢?
Dominique: 也许他们会不再惧怕死亡 —— 一旦能控制这种恐惧心理,就可以激发创新精神。
Thomas, 47岁 / Nadine, 40岁/ Beeke, 25岁
你们一家人都来到这块墓园参加哥特音乐节 —— 你们如何看待死亡?
Beeke: 我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跟其他人的观念差不多吧。我喜欢这片墓园的安详肃穆,这里的雕塑也都挺好看的。
你们认同“哥特爱好者的死亡观念比其他人更加健康”的说法吗?
Thomas: 确实如此,我们的观念更加开放。其他人或许需要宗教信仰的力量才能认识死亡,我们就不必,我们有自己的办法。
Beeke:是的,我们的包容度更高,也不会恐惧死亡这件事情。
如果有人难以接受死亡这件事,你们身为哥特文化爱好者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Beeke: 这问题挺难的,因为我其实并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恐惧死亡 …… 这东西跟生命中的其他事情一样,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准。也许下礼拜,也许十年后。所以有什么可怕的呢,对吧?对这个事情要有一套自己的认知,这样就不会再为此害怕了。
//翻译:郑啸天
//摄影:Bekky Lonsdale